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然然可可

然然可可

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注:自,因由,指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自我与他人是反映客观的不同主体,因认识不同,故各有可有然。可与然,指对事物的肯定观念;不可与不然,是否定观念)。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注:恶,何;乎,于;恶乎,即于何的意思。由于彼与我之认识和感情不同,固各有自己的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的观点)。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注: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观)。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注:世俗对待事物的认识,有时产生违反规律的颠倒,视不然为固然,执不可而为可。而庄周在这里又没灭了客观事物本身肯定与否定观的界限,陷入了主观主义无可无不可的混乱思想)。”

后因以“然然可可”用为凡事称好之词。

宋.辛弃疾《千年调.蔗菴小阁曰巵言作此词以嘲之》词:“巵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并列 然然,是的是的。可可,可以可以。形容唯唯诺诺。语本《庄子·寓言》:“恶(wū)乎然?然于然……恶乎可? 可于可。”宋·辛弃疾《千年调·庶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万事称好。”△贬义。多用于描写平庸怯懦。→唯唯诺诺


【词语然然可可】  成语:然然可可汉语词典:然然可可

猜你喜欢

  • 务光负石自沈

    《庄子.让王》:“汤又让务光曰:‘知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

  • 换鹅

    源见“换鹅书”。谓写经换鹅。美称人书法高妙。宋陈与义《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词语换鹅】   汉语大词典:换鹅

  • 情见乎辞

    《周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孔颖达疏:“圣人之情,见乎爻象之辞也。”见(xiàn):现。乎:于。意谓内心的思想感情表露于文辞之中。晋.葛洪《抱朴子.钧世》

  • 不愧屋漏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礼记.中庸》:“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屋漏,古时候居室的西北角开有天窗,日光从这里照射进来,故称屋

  • 菽水之养

    同“菽水承欢”。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 相呴相濡

    呴( ㄒㄩ xū 虚):嘘气。濡:沾湿。呴濡:吐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鱼互相用吐沫沾湿。后即以“相呴相濡”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

  •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新五代史.丁会传》:“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新五代史·杂传六·丁会》:“~

  • 过虎溪

    源见“虎溪相送”。指超过平时送客所到之处。表示交情深厚,语道契合。元耶律楚材《送王君玉西征》诗:“湛然送客河中西,乘兴何妨过虎溪。”【词语过虎溪】   汉语大词典:过虎溪

  •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

  • 网开

    同“网开三面”。《旧唐书.昭宗纪》:“是以雷解而羲文象德,网开而汤化归仁。”【词语网开】   汉语大词典: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