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珠袍赠

珠袍赠

搜神记》卷十六“汉谈生”:“汉谈生者,年四十,无妇,常感激读《诗经》。夜半,有女子年可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来就生,为夫妇。乃言曰:‘我与人不同,勿以火照我也。三年之后,方可照耳。’与为夫妇。生一儿,已二岁,不能忍,夜伺其寝后,盗照视之。其腰以上,生肉如人,腰以下,但有枯骨。妇觉,遂言曰:‘君负我,我垂生矣,何不能忍一岁而竟相照也。’生辞谢。涕泣不可复止,云:‘与君虽大义永离,然顾念我儿,若贫不能自偕活者,暂随我去,方遗君物。’生随之去,入华堂室宇,器物不凡,以一珠袍与之,曰:‘可以自给。’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得钱千万。王识之曰:‘是我女袍,那得在市?此必发冢。’乃取拷之。生具以实对,王犹不信。乃视女冢,冢完如故。发视之,棺盖下果得衣裾。呼其儿视,正类王女。王乃信之。即召谈生,复赐遗之,以为女婿。表其儿为郎中。”此事又见《列异传》。

这是一个人鬼相恋的怪异故事。后因用为生死异路而相恋之典。

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下卷:“神酬玉枕,鬼赠珠袍。”


猜你喜欢

  • 渭水钓

    同“渭滨垂钓”。元 卢旦《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唐》诗:“既卜渭水钓,又起傅岩筑。”【词语渭水钓】   汉语大词典:渭水钓

  •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前“为”( ㄨㄟˋ wèi ):介词。替。后“为”( ㄨㄟˊ wéi ):动词。做。孰:谁。 替谁去做,让谁去听? 此古人因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了解而发出的愤慨之语。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九牛一毫

    同“九牛一毛”。陈毅《感事抒怀》诗:“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见“九牛一毛”。陈毅《感事书怀》:“~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词语九牛一毫】  成语:九牛一毫汉语大词典:九牛一毫

  • 焉乌

    源见“乌焉成马”。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的汉字。宋宋祁《代人乞出表》:“辨色立朝,足居多于跛倚;书思记命,目不辨于焉乌。”【词语焉乌】   汉语大词典:焉乌

  • 搔瓜

    源见“浇瓜之惠”。指妒忌。清吴伟业《松鼠》诗:“扑枣听邻家,搔瓜任边邑。”【词语搔瓜】   汉语大词典:搔瓜

  • 妻者齐也

    齐:平等,相等。意谓妻子与丈夫处于匹配齐等的地位。语出汉.班固《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妻,齐也。夫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也。”三国.魏.张揖《广雅.释亲

  • 壶公龙

    源见“杖化龙”。戏称竹杖。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词语壶公龙】   汉语大词典:壶公龙

  • 应刃而解

    应:顺应,适应。解:破开。顺着刀刃破开。比喻问题顺利解决。梁启超《新民说》一五节:“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见“迎刃而解”。张贤亮《小说中国》:“

  • 沧海遗珠

    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亦称“沧海珠”、“遗珠”。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狄仁杰参见“斗南一人”条。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曾被吏人诬诉。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搞清了事情的真相,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便

  • 画足蛇

    源见“画蛇添足”。借指不伦不类之物。清王闿运《独行谣三十章赠示邓辅纶》:“谁云败驾马,终类画足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