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畏影避迹

畏影避迹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以“畏影避迹”比喻不明事理,庸人自扰。《陈书.萧允传》:“时寇贼纵横,百姓波骇,衣冠士族,四出奔散,允独不行。人问其故,允答曰:‘夫性命之道,自有常分,岂可逃而获免乎……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乃闭门静处,并日而食,卒免于患。”


【词语畏影避迹】  成语:畏影避迹汉语词典:畏影避迹

猜你喜欢

  • 郝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载:晋司徒王浑与汝南内史王湛为兄弟。浑妻钟氏为太傅曾孙,有俊才女德;湛妻郝氏,亦有令姿淑德。“钟 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凌郝,郝亦不以贱下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

  • 李代桃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以“李代桃僵”喻弟兄能同甘苦。清黄遵宪《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亦指以此代

  • 一叶报秋

    源见“一叶知秋”。喻年华流逝,行将衰老。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见“一叶知秋”。唐·鲍溶《始见二毛》:“百川赴

  • 南董直笔

    源见“太史简”、“董狐直笔”。谓治史忠于史实,直笔不讳。《隋书.魏澹传》:“但道武出自结绳,未师典诰,当须南 董直笔,裁而正之。”

  • 乌布帐

    《晋书.谢尚传》:“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袴。”后因以“乌布帐”指当官讲究排场。唐韩翃《送夏侯侍郎》诗:“听讼不闻乌布帐,迎宾暂著紫绨裘。”【词语乌布帐】 

  • 黄衣童子

    源见“黄雀报”。喻指感恩之人。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则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

  • 琴高乘鲤

    汉刘向《列仙传.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 彭之术,浮游冀州 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

  • 先茅之县

    《左传.僖公三三年》:“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晋文公采纳胥臣的建议,虽郤缺父亲有罪,而仍重用郤缺,任命他为下军

  • 灵和标格

    同“灵和柳”。唐韩偓《柳》诗:“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 投果

    参见:掷果【词语投果】   汉语大词典: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