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畏葸不前

畏葸不前

又作“畏缩不前”。畏:畏惧。葸(xǐ洗):害怕。不前:不敢前进。因害怕而不敢向前。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皇帝继承清王朝以马上得天下的精神,去热河围场(今河北承德市北部围场县)打猎。随行官员有的因长期养尊处优,打猎骑射时害怕野兽,不敢向前追捕。他就下令剥夺丰安(姓舒穆禄,正黄旗人。乾隆初袭公爵,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公爵、田国恩侯爵,罢免阿里衮(姓钮祜禄,镶黄旗人,任户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统领侍卫亲军,供宿卫随从,官阶一品)职位,以示惩戒。

【出典】:

清史稿》卷11《高宗本纪二》419页:“以扈(hù户,随从)从行围(打猎)畏葸不前,褫(chǐ齿,剥夺)丰安公爵、田国恩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例句】:

叶圣陶《平常的故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概了。”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二》:“不应该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人那样伟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质,认为高不可攀,就自暴自弃,畏葸不前。”


见“畏缩不前”。


【词语畏葸不前】  成语:畏葸不前汉语词典:畏葸不前

猜你喜欢

  • 十二金钗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本来是以“金钗十二行”来形容美女头上装饰之繁,后便以“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嫔妃或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

  • 申公钳

    源见“楚筵辞醴”。借指无端遭祸被暴君囚禁。宋陆游《书幸》诗之二:“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 郤縠

    《国语.晋语四》:“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公从之。”“乃大蒐于被庐,作三军。使郤縠将中

  • 苏武封薄

    封薄:封赏低而少。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拘禁19年,他坚贞不屈,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汉朝。苏武在始元六年(前81)春天返回长安后,被任命为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安阳侯上官桀、桑乐侯上官

  • 寻源

    源见“乘槎”。指出使西陲。唐 李嘉言《送崔夷甫员外和蕃》诗:“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唐 陈润《赋得秋河曙耿耿》诗:“寻源不可到,耿耿复如何?”

  • 访任棠

    源见“拔薤”。谓尊礼有奇节之人。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和仓部弟寿词》:“衰懒倦宾客,谁访老任棠。”

  • 一家春

    形容自然或生活环境的美好。唐代王勃《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是一家春。”唐代韦巨源《圣寿无疆词》:“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词语一家春】   汉语大词典:一家春

  • 鹤表重归

    源见“辽东鹤”。指重返故地。元邓文原《祖孝子求母诗》:“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喜。”

  • 南下牧马

    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论述秦王朝兴衰的原因,赞扬了秦始皇北筑长城,派重兵镇守,国势强盛,迫使匈奴后退七百多里,不敢

  •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竞:争。 江水滔滔奔流,自己胸怀平静,无意与流水竞争;白云悠悠在天,自己心情闲适,同它一样舒缓。 形容内心宁静闲适。语出唐.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明.谭元春《寄太史罗公萸江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