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怀疑,犹豫不定)行无功,疑事无成。(功:功效;成:成就)君亟(赶快)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亦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行动犹豫就不会有成就。后因以“疑事无成,疑事无功”用为比喻做事犹豫就没有效果的典故。

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员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见“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商君书·更法》:“臣闻之,‘~’。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词语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成语: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猜你喜欢

  • 翁仲

    《淮南子.氾论训》高诱注载: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仿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称为“翁仲”。后因用“翁仲”指称铜像或石像。《三国志.魏明帝纪》“景初元年十二月”裴松之注引

  • 故步

    源见“邯郸学步”。喻固有技能。《北齐书.颜之推传》:“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词语故步】 

  • 钱王买夜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京师上元,国初放灯止三夕。时钱氏(指钱俶,原吴越国王,因助宋统一有功,封为邓王)纳土,进钱买两夜,其后十七、十八两夜灯,因钱氏而添。”后因以“钱王买夜”为上元灯节之典。

  • 晋铸刑鼎

    鲁昭公二十九年(前513),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 万卷邺侯家

    源见“邺侯书”。借指藏书极多的人家。明何景明《蓉溪书屋》诗:“一经韦相业,万卷邺侯家。”

  • 长卿疾

    同“长卿病”。唐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诗:“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词语长卿疾】   汉语大词典:长卿疾

  • 途穷

    源见“哭穷途”。谓没有出路。宋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词语途穷】   汉语大词典:途穷

  • 宝剑重合

    源见“丰城剑气”。指离散之物得以重聚。明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序》:“《二郎搜山卷》,吾乡豸史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醴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见,宝剑重合,真奇事也。”

  • 十日平原饮

    同“十日饮”。清袁枚《留别峄亭观察》诗:“十日平原饮正豪,一声班马又魂销。”

  • 救晋饥

    《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输粟于晋。”春秋时,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天灾,缺粮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