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举百全

百举百全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谓办事万无一失。《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宋 陈亮《酌古论.邓禹》:“不然,则安能百举百全而未尝小衄欤!”亦作“百举百捷”。《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


见“百举百捷”。《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而功名可立也。”


【词语百举百全】  成语:百举百全汉语词典:百举百全

猜你喜欢

  • 蜩鷃蒿蓬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志趣虽不高,但保其天然而自得其乐。宋李曾伯《沁园春.再和》词:“叹尘踪如寄,鸥凫江海,性真聊适,蜩鷃蒿蓬。”

  • 玉山崩

    源见“玉山倾倒”。喻指特秀之人受挫颓废。唐卢仝《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诗之四:“公卿共惜取,莫遣玉山崩。”

  • 蚊睫螟

    源见“鹪巢蚊睫”。指极细小的事物。宋梅尧臣《次韵笑黄介夫》:“三军用貔虎,不较蚊睫螟。”

  • 天子之马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马,走千里,胜人猛兽;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传说周穆王所乘良种骏马有八匹,叫做:赤骥、盗骊、白义、踰轮、渠黄、华骝、山子、绿耳,能日行千里,称为八骏。后用为咏马之典。唐

  • 尺蠖之屈

    比喻暂时委曲,求得将来伸展其志。《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得以存身也。”尺蠖:一种昆虫,爬行时屈伸其身体,状如尺的量物。信通“伸”。偏正 尺蠖,蛾的幼虫,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

  • 坐睡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於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后汉.刘宽为人温和仁恕

  • 人贵知心

    见“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词语人贵知心】  成语:人贵知心汉语大词典:人贵知心

  • 中年哀乐

    源见“东山丝竹”。指中年以后常为哀乐事感情激动。清袁枚《到清江再呈》诗之二:“一笛斜阳万木飞,中年哀乐雪飘衣。”

  • 祸兴萧墙

    见“祸起萧墙”。唐·鲍溶《长城作》:“~内,万里防祸根。”【词语祸兴萧墙】  成语:祸兴萧墙

  • 政出多门

    门,门户,宗派。政出多门,形容主张不一致,各行其是。公元前529年,晋昭公邀诸侯会盟于平丘。在盟会上,郑国大夫子产力争向晋国少纳贡赋。他说,诸侯之间休息甲兵,不搞战争,是好事。但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催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