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刘校尉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刘向字子政,……讲论《五经》於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天子召见向……以向为中垒校尉。……”
汉.刘向,因在石渠讲《五经》,又封为中垒校尉。故以“石渠刘校尉”为刘向之代称。
宋.黄庭坚《次韵马荆州》:“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刘向字子政,……讲论《五经》於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天子召见向……以向为中垒校尉。……”
汉.刘向,因在石渠讲《五经》,又封为中垒校尉。故以“石渠刘校尉”为刘向之代称。
宋.黄庭坚《次韵马荆州》:“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
同“敦悦”。《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选众而举,敦说斯在。”刘良注:“选于众官举之,为会稽太守,重德悦才,其在竟陵王也。敦,重也。”【词语敦说】 汉语大词典:敦说
同“武昌柳”。唐刘禹锡《有所嗟》诗之一:“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词语武昌春柳】 成语:武昌春柳汉语大词典:武昌春柳
冥:蒙昧。一作“暝”。 民这个词是愚昧的意思。 此为儒家轻视人民的唯心观点。语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民者,暝也。”《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郑玄注:“民者冥也。”《晋书.刑法
掊克、聚敛。亦指搜括民财的人。 搜括钱财的人执政掌权。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朝廷果专任此三名相,事无大小,必取决而
名誉是世人共有的东西,个人不应取得太多。 反映古代道家以谦退为本的思想。语出《庄子.天运》:“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字巨源。”“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
同“高凤漂麦”。汉人,指高凤。南朝梁元帝《与学生书》:“汉人流麦,晋人聚萤。”
《汉书.文帝纪》:“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pù王德布于天下而合聚饮食为酺。),明年改元。后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诈觉,谋反,夷三族。”新垣平西汉文帝时人,善‘望气’,为文帝所信任,
同“青丝白马”。宋刘弇《癸酉岁暮寿春道中》诗之一:“青缰白马成底事,魏得其狗空凌突。”
唐 孟启《本事诗.事感》:“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