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穿鞋而鞋破,脚后跟露在外面,比喻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参见“捉衿肘见”条。见“纳屦踵决”。【词语纳履踵决】 成语:纳
参见:烹文挚
同“邓家铜山”。《廿载繁华梦》一回:“关部里一个库书,自委任周庸祐以来,每年的进项,不下二十万金,这一个邓氏铜山,倒要打点打点。”【词语邓氏铜山】 成语:邓氏铜山汉语大词典:邓氏铜山
源见“孙康映雪”、“囊萤照读”。谓不分寒暑,刻苦读书。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并列 比喻不管严寒酷暑,都在勤学苦读。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原为谚语,后常借喻人群中必有言行举止乖异者。【词语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成语: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汉语大词典:虎
源见“适野谋”。指策划于野外。明陈子龙《杂诗》之三:“谋野愧良筹,循荒适孤尚。”清曾国藩《李勇毅公神道碑》:“与胡文忠公并辔谋野,周览形势。”【词语谋野】 汉语大词典:谋野
同“病入膏肓”。冒广生《己未除夕视家人时老母尚病中》诗:“天怜艰苦增亲寿,病到膏肓乞药灵。”
同“衣锦还乡”。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微行捷径,可知非衣锦昼荣。”
裘:皮衣。腋:胳肢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 贵重的狐裘,非取于一狐之腋而成。 比喻聚集众力所办的大事,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成功。语出《慎子.知忠》:“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墨子.亲士》:“千镒之
《后汉书.张纲传》:“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弹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梁不疑,京师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