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后借指征战之事。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词语鸣条之事】 成语:鸣条之事汉语大词典:
比喻学问、技能的造诣很深,或指达到顶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注引释氏经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
《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厨”代指美酒。宋周必大《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次韵》:“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词
赵广汉和张敞二人合称。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西南)人,西汉大臣。任京兆尹时,执法不避权贵,为政廉明,使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因恐惧而屈服。赵广汉为人聪明干练,熟悉情况,下司
源见“病入膏肓”。泛指良医。唐温庭筠《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于媒扬,沈痼宜蠲于医缓。”【词语医缓】 汉语大词典:医缓
唐.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注:令狐綯,宣宗朝为相),宣宗曰:‘比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令狐綯举荐李远出任杭州刺史,宣宗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不遇,忠贞见疑。唐吕温《古兴》诗:“越欧百炼时,楚 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古代有逢蒙,把师父羿的射箭本领都学会了。后来唐代用射箭中的喻科举中第(谐音)。遂用为中第之典。唐.张贲《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
《晋书.王羲之传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后用以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清姚鼐《论书绝句》:“姜芽敛处成何状,正得严家饿隶伦。”偏正 严家,
《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袂,衣袖。屦,鞋子。辑,敛。所谓“蒙袂辑屦”,是说用袖子遮掩着脸面,脚上拖着鞋子。后用以形容潦倒而羞愧的样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