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肉食者鄙

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指吃肉的人,引申为高官厚禄者。意谓身居高位,领取丰厚俸禄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见识鄙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者,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辈。”


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严复《救亡决论》:“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端推此辈。”


【典源】 《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gui)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今译】 春秋鲁庄公时,齐国攻打鲁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求见。曹的乡人说:“打仗的事让当官的去谋画好了,你又何必操心呢?”曹刿说:“当官的无能,没有深谋远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在位官事昏庸无能。

【典形】 肉食、肉食鄙、肉食何入、肉食者、食肉谋。

【示例】

〔肉食〕 唐·陈子昂《感遇》之 二十九:“肉食谋何失,藜藿湎纵横。”

〔肉食鄙〕 清·程先贞《和萧韩坡谒夷齐庙》:“薇蕨径终身,始知肉食鄙。”

〔肉食何人〕 宋·欧阳修《唐崇徽公主手痕》:“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肉食者〕 清·黄景仁《杂诗》:“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食肉谋〕 清·王摅《立秋》:“每冀亡羊补,徒成食肉谋。”


【词语肉食者鄙】  成语:肉食者鄙汉语词典:肉食者鄙

猜你喜欢

  • 野人奏曝

    源见“献曝”。喻指微薄的贡献。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人情葆爱其所躬行,而欲施之邻里,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主谓 野人,古代对没有爵位的人的称呼,一般指农民;曝,晒。农夫要把晒太阳的好处奏

  • 飞鸿印雪

    同“鸿爪雪泥”。明宋濂《大夫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生死去来兮不碍真圆,飞鸿印雪兮爪趾宛然。”见“飞鸿踏雪”。明·宋濂《大天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生死去来兮不碍真圆,~兮爪趾宛然。”【词

  • 卫郎玉润

    源见“冰清玉润”。称美女婿德行高洁。明 许三阶《节侠记.婿谒》:“挹丰姿,卫郎玉润,愁破在今朝。”【词语卫郎玉润】   汉语大词典:卫郎玉润

  • 血污游魂归不得

    游魂:在外游荡的灵魂。 被血染污的游魂,回不了自己的家乡。 原是悼念杨贵妃在马嵬惨遭横死。 后也泛指在战乱中惨死于异乡的人。语出唐.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明.王錡《

  • 秀实头

    源见“戴头来”。用以表示不怕死。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二:“难甘公府宣明面,已戴军门秀实头。”

  • 冲斗

    源见“丰城剑气”。用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具不凡。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坏,音péi,屋后墙。【词语冲斗】   汉语大词典:冲斗

  • 照魑魅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见妖魅。”“照魑魅”是指宝镜。为咏镜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逸稿补遗》:《倚剑》:“

  • 扶轮

    同“灵辄扶轮”。《北齐书.文襄帝纪》:“待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效,况其重于此乎?”【词语扶轮】   汉语大词典:扶轮

  • 邛关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借指极险之路。唐 辛常伯《军中行路难》诗:“邛关 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

  • 肝脑涂地

    形容死得很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也用以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作出任何牺牲。《汉书.苏武传》:“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