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
源见“郎潜白发”。谓朝廷轻视老年官吏。唐白居易《初到洛下闲游》诗:“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同“池塘春草”。宋陈师道《春夜》诗:“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
同“牛蹄中鱼”。《孔丛子.连丛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须租入,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词语牛蹄之鱼】 成语:牛蹄之鱼汉语大词典:牛蹄之鱼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及禄山反,制《胡无人》,言‘太白入月敌可摧’。及禄山死,太白蚀月。”太白,即太白金星。俗传太白星主杀伐,故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谓任宰相之职。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四:“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词语负公鼎】 汉语大词典:负公鼎
明中叶后为整顿钱粮收解手续在北方所行的改革办法。与一条鞭法同时施行。隆庆(明穆宗朱载垕年号。1567——1572年)初北直隶、山东等处实行一串铃法,还改进收解办法,主要为使收、解分离;总收以后按原有各
《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相传为黄帝大臣)而友地典(相传为黄帝大臣),与之乎高睨而大谈。”高睨大谈,谓眼睛看着上面,大发议论。后以此为形容举动言论气概不同凡俗的典故。睨,音nì。张舜徽《清人文
同“浮屠不三宿”。清归庄《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诗:“已看高士难逃竹,也识浮屠不宿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