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船坚炮利

船坚炮利

船:兵船。坚:坚固。炮:大炮。利:锐利;锋利。自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放五口通商以后,清政府有鉴于外交上受挫失利,认为不兴办学校就不可能强盛。以前是对外交涉的重大事务,大多借助于无见识并谋取私利的翻译人员,常常因为小嫌怨不满而酿成大的争端,到这时才明白翻译人员的不可依靠,又震惊于当时世界上各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兵船坚固、大炮锐利,急切需要培养出翻译和制造兵船、军械以及海军、陆军的高级人才。所以那时首先设置的学校,名叫京师同文馆(清末设在今北京市的教育机构,为培养翻译人员而设,属总理衙门),名叫上海广方言馆(清末设在今上海市学习外国语的学校),名叫福建船政学堂(清末最早设置的海军学校)和南北洋水师学堂(海军学校)、武备学堂(清末设置的陆军学堂)等。

【出典】:

清史稿》卷107《选举志二·学校二》3121页:“自五口通商,英法联军入京后,朝廷鉴于外交挫衄,非兴学不足以图强。先是交涉重任,率假手无识牟利之通事(译员),往往以小嫌酿大衅,至是始悟通事之不可恃。又震于列强(旧时指当时世界上各个资本主义的强国)之船坚炮利,急须养成翻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例句】:

清·林则徐等《会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此次士密等前来寻衅,……无非恃其船坚炮利,以悍济贪。”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


并列 战船牢固,火炮杀伤力大。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多用于形容海军强大。


【词语船坚炮利】  成语:船坚炮利汉语词典:船坚炮利

猜你喜欢

  • 蛙音闰位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蛙声,馀分闰位。”蛙音闰位,本谓非雅正的乐曲,非正统的帝位。后泛指非正规的事物。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四篇:“然同时发起之耆老会,同为无意识之举动,蛙音闰位,竟袭取民意机关之

  • 治天下匠

    治:治理。天下:国家。匠:有专门技能的人。此典指耶律楚材驳斥造弓匠常八斤儒者无用的说法,自喻为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材。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自幼学儒,博

  • 伶伦凤律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

  • 归来彭泽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陶潜。宋 陈昌阁《沁园春》词:“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

  • 人琴已逝

    同“人琴俱亡”。清顾炎武《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人琴已逝增哀涕,笠屩相看失壮颜。”

  • 浮梗

    同“泛梗”。闽徐夤《别》诗:“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词语浮梗】   汉语大词典:浮梗

  • 舌在何忧

    源见“张仪舌”。喻虽受挫折,但本领还在,不愁建功立业。宋廖行之《减字木兰花.送别》词:“舌在何忧,莫作人间儿女愁。”

  • 射子

    《南史.羊侃传》:“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父人也。……太清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帝问侃讨景之策,侃求以二千人急据采石,令邵王袭取寿春,使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议者谓景未

  • 暮鼓朝钟

    同“暮鼓晨钟”。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见“晨钟暮鼓”。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词语暮鼓朝钟】  成语:暮鼓朝钟汉语大词典:暮鼓

  • 令君香

    源见“荀令香”。喻指大臣的高雅风采。唐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佩,暗识令君香。”【词语令君香】   汉语大词典:令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