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董生下帷

董生下帷

此典指西汉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专心一致。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学问精深。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因为研究《春秋》,汉景帝时当上博士。他放下帷幕讲读《春秋》,学生们要根据入学时间之长短依次轮流传授学业,有些学生没有见过董仲舒的面,他三年不到后园去游玩,学问专精到如此地步。董仲舒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举为贤良。汉武帝时,召试天下文学之士,他以贤良对策,提出“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学说,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又创立“三纲”、“五常”体系,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之局面。他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此典又作“下帷”、“下书帷”、“舒帷”、“董帷”、“董子帷”、“不窥园”。

【出典】: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董仲舒》3127页:“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例句】: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下帷覃思,穿墙嗜古。蓬山芸观之书,群玉悬金之记。” 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寂寞草玄徒,长吟下书帷。” 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 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明·高启《停君白玉卮》:“喜过毛公舍,懒下董子帷。” 清·王夫之《寄咏落花》:“下帷空闭仲舒园,人幔偏依写韵轩。” 清·纳兰性德《嵇叔夜言志》:“子云自投阁,董生常下帷。” 清·唐孙华《治圃》:“宿昔不窥园,久负董生志。”


主谓 比喻教师授课之勤,诲人不倦。语本《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例]黄教授真是~,桃李满天下。△褒义。多用于教学方面。→诲人不倦


【典源】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今译】 董仲舒,广川人,专攻《春秋》之学,汉景帝时为博士。他授课时,放下帷幕讲授,弟子们转相传授,有的从未见过董仲舒的面,因为董仲舒三年不曾到庭园内游赏,学业专精如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学问精深。

【典形】 不窥园、董生下帷、董帷、董子帷、窥园、舒帷、下书帷、下帷、仲舒园、下帷老子、董生帷、下帷人、绝窥园、不暇窥园。

【示例】

〔不窥园〕 清·唐孙华《治圃》:“宿昔不窥园,久负董生志。”

〔董生下帷〕 清·纳兰性德《嵇叔夜言志》:“子云自投阁,董生常下帷。”

〔董帷〕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

〔董子帷〕 明·高启《停君白玉卮》:“喜过毛公舍,懒下董子帷。”

〔窥园〕 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舒帷〕 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下书帷〕 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寂寞草玄徒,长吟下书帷。”

〔下帷〕 唐·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下帷覃思,穿墙嗜古。蓬山芸观之书,群玉悬金之记。”

〔仲舒园〕 清·王夫之《寄咏落花》:“下帷空闭仲舒园,入幔偏依写韵轩。”


猜你喜欢

  • 温树

    同“温室树”。《艺文类聚》卷五五引南朝 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自绸缪轩陛,十有余载,温树靡答,露事不詶。”【词语温树】   汉语大词典:温树

  • 坦腹乘龙

    源见“坦腹东床”、“乘龙佳婿”。谓得选为婿。明汤显祖《紫钗记.花前遇侠》:“他坦腹乘龙衣金紫,你有铜斗儿家资自己使。”

  • 燕市霜

    源见“六月飞霜”。指冤狱、冤情感天动地。清宋琬《寄陈若水》诗:“使君清啸梨山月,贱子悲歌燕市霜。”

  • 漫叟

    源见“漫郎”。又唐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后因以“漫叟”称元结,亦指放纵无拘束的老人。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漫叟,家

  • 却扫

    同“闭门却扫”。清钱谦益《移居》诗之八:“却扫何须愁剥啄,萧闲并可谢樵渔。”【词语却扫】   汉语大词典:却扫

  • 东阁官梅

    南朝 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注:“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

  •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言:句首助词。君子:指从军的丈夫。温:温和。玉:玉石。古人往往用玉来比喻美好纯洁的人。 想念出征的丈夫,他的人品温良如玉。语出《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明.张

  • 荆玉刖

    源见“和氏之璧”。谓冤弃英才。清尤侗《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诗:“谁忍荆玉刖,共惜隋珠弹。”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

    绵绵:长远不绝。 天地再长久,也还有穷尽的时候,只有这样的人间别恨,永远没有尽期。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二刻拍案惊奇.叠居奇程客得助》:“正是:世上万般哀苦

  • 虎豹关

    源见“九关虎豹”。喻指严守的城关。元 萨都剌《越台怀古》诗:“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