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蒙子公力

蒙子公力

子公:是西汉人陈汤的字。陈咸长期担任外地的郡守,总想得到朝廷重用。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佐朝政,信任陈汤。陈咸多次用重金贿赂陈汤,并写信请求援引:“如蒙您出力,使我调入京城长安任职,那么就死而无憾了。”后来,陈咸竟被调入京城为少府(掌管山海池泽税收的官),成为九卿之一。后以此典指人谄媚行贿,拜谒权贵,希求援引荐拔。

【出典】:

汉书》卷66《陈万年传》2901、2902页:“咸滞于郡守。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予书曰:‘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后竟征入为少府。”

【例句】:

宋·黄庭坚《再答元舆》:“君不能入身帝城结子公,又不能击强有如诸葛丰。” 宋·黄庭坚《次韵秦少章》:“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 宋·陆游《暮秋》:“羞蒙子公力,宁倦长卿游。” 宋·陆游《书怀》:“书寄子公吾自懒,故人不是总相忘。” 元·揭溪斯《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深愧相知久,无书继子公。” 明·汤显祖《寄乐石帆仪曹》:“子公帝城能忆否?下马常眠双树湾。” 清·钱谦益《仙坛倡和诗》:“帝城云物正瞳咙,尺一何曾及子公。”


【典源】《汉书·陈万年传》:“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陈咸) 数赂遗 (wei) 汤,予书曰:‘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后竟征人为少府。”

【今译】 汉成帝时,车骑将军王音掌管朝政,信任重用陈汤 (字子公),陈咸几次贿赂陈汤,寄信说:“如果蒙您的大力,使我不在地方,而入京城作官,死也不遗憾了。”后竟被调入做少府。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无廉耻,谄媚行贿,求别人援引、荐拔。

【典形】及子公、蒙子公力、人身帝城、书寄子公、无书继子公、效陈咸、子公帝城、子公书、入帝城、子公多气力。

【示例】

〔及子公〕 清·钱谦益《仙坛倡和诗》:“帝城云物正瞳眬,尺一何曾及子公。”

〔蒙子公力〕 宋·陆游《暮秋》:“羞蒙子公力,宁倦长卿游。”

〔入身帝城〕 宋·黄庭坚《再答元舆》:“君不能入身帝城结子公,又不能击强有如诸葛丰。”

〔书寄子公〕 宋·陆游《书怀》:“书寄子公吾自懒,故人不是总相忘。”

〔无书继子公〕 元·揭傒斯《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深愧相知久,无书继子公。”

〔效陈咸〕 唐·皮日休 《江南书情》:“才非师赵壹,直欲效陈咸。”

〔子公帝城〕 明·汤显祖《寄乐石帆仪曹》:“子公帝城能忆否?下马常眠双树湾。”

〔子公书〕 宋·黄庭坚《次韵秦少章》:“宁穿东郭履,不遗子公书。”


猜你喜欢

  • 留犊投钱

    源见“罢官还犊”、“饮马投钱”。指为官廉洁,一丝不苟。唐李绅《闻里谣效古歌》:“上有明王颁诏下,重选贤良恤孤寡。春日迟迟驱五马,留犊投钱以为谢。”

  • 曾参错见

    同“曾参杀人”。元白朴《墙头马上》:“赤紧的陶母熬煎,曾参错见,太公跋扈。”

  • 朱鸟

    源见“西台痛哭”。喻指为国捐躯者的忠魂。清 丘逢甲《秋怀》诗之七:“朱鸟莫将歌当哭,红羊休信劫留灰。”【词语朱鸟】   汉语大词典:朱鸟

  • 师兴而雨

    《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於是卫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卫国发生旱灾,占卜说

  • 作法自毙

    《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名驷,秦惠王,也称秦惠文君)立。公子虔(太子驷的老师,秦国贵族,因太子犯法受刑,与商鞅结下仇恨)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指店

  • 沈郎腰瘦

    也作“沈腰”、“沈愁”、“沈郎消瘦”等。沈郎,即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帮助梁武帝登位后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久之,欲谋三公高

  • 梦游华胥

    源见“华胥梦”。指黄帝梦游华胥国,见到无官无欲的平安理想世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典源】《列子·黄帝》:“ (黄帝) 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

  • 天与人归

    《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穀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称天命所属,人心所向。《三国演义》六十回:“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

  • 衙官屈宋

    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宋,屈原、宋玉。二人均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以屈原、宋玉为属官。用以比喻文才卓绝,压倒古人。出自唐杜审言之语。杜审言(约645-约708年),字必简,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迁居

  • 子骥远蹠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晋书.隐逸传.刘驎之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好游山泽,志存遁逸。”晋时南阳刘子骥为高人雅士。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