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百遍:形容次数之多。见:同“现”,呈现。 表示书读很熟,道理自然明白。语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戒子》:“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吴唅《谈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也引作〔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宋.朱熹《训学斋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明.王文禄《庭闻述略》:“小子文禄初就外傅也,患学之不进。先康毅君诲之曰:‘漆绞千遍,其光自见,书读千遍,其理自见’。盖贵熟之而自得之也。”《镜花缘》三一回:“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我们既不懂得,何不将这十一字读的烂熟?”


其他 读书遍数多了,其中的含义就自然显现出来。语本《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见,不读作jiàn,同“现”,显露。△用于读书方面。也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百遍义自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词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词典: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猜你喜欢

  • 目成

    《楚辞.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东汉.王逸注:“言万民众多,美人并会,盈满于堂,而司命独与我睨而相视,成为亲亲也。”目成,指美人满堂,少司命(司主儿童命运之神)不垂青眼于他人,

  • 沈约愁多

    源见“沈约瘦”。形容极其忧愁苦闷。宋杨亿《无题》诗之一:“沈约愁多徒自瘦,相如意密有谁传?”

  • 拜前尘

    源见“望尘莫及”。指对德高望重者的仰慕、崇拜。宋刘弇《上金陵黄尚书安中》诗之一:“南来踽踽拜前尘,雅眷仍从辙鲋新。”

  • 董奉杏成林

    晋葛洪《神仙传.董奉》载: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杏子大熟,董奉告知人们:“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值仓中,即

  • 换群鹅

    同“换鹅”。唐杜牧《䴔䴖》诗:“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词语换群鹅】   汉语大词典:换群鹅

  • 仁风扇动

    源见“奉扬仁风”。称扬地方官吏行使德政。宋柳永《永遇乐》词:“吴王旧国,今古江山秀异,人烟繁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 冯玉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衣,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冯,通“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北史.杜杲传》:“陈主负扆冯玉,其恩犹在。”【词语冯玉】   汉语大词典:冯玉

  • 明若观火

    《书.盘庚上》:“予若观火。”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后以“明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十分清楚明白。唐陆贽《奉天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善恶从类,端如贯珠;成败象行,明若观火。”见“洞若观火”。唐

  • 鸿冥

    同“鸿飞冥冥”。唐李白《唐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代业黄 老,门清儒素,皆龙脱世网,鸿冥高云。”【词语鸿冥】   汉语大词典:鸿冥

  • 鹏抟鹍运

    源见“鲲鹏展翅”。谓广阔高远。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余谓一心具一太极,前辈谓鹏抟鹍运,不足计其高深,日升月沉,不足计其广狭。”【词语鹏抟鹍运】   汉语大词典:鹏抟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