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豆萁才

豆萁才

源见“七步成诗”。喻指才思敏捷。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豆萁才敏俊,羽猎正峥嵘。”


【词语豆萁才】   汉语词典:豆萁才

猜你喜欢

  • 斗折蛇行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卷二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原是形容永州小石潭周围景致幽深,

  • 脊令

    源见“鹡鸰在原”。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脊令,同“鹡鸰”。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词语脊令】   汉语大词典:脊令

  • 梦槐

    同“梦槐安”。宋范成大《除夜书怀》诗:“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摇落何堪柳,纷纭各梦槐。隙光能几许,世事剧悠哉!”

  • 欢会忆车公

    参见:车公醉欢

  • 吊柳会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于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宋人柳永,初名三变,以填词驰名当世。他与兄弟柳三复、柳三接合称“柳氏

  • 桓公柳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北周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

  • 吴台草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

  • 方诸

    南朝 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又:“方诸东西面又各有小方诸,去大方诸三千里,小方诸亦方面各三百里,周回一千二百里,亦各别

  • 记事珠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事珠》:“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此故事又见元方回《

  • 蝜蝂不知止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蝜蝂传》(卷一七):“蝜蝂(fù bǎn)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áng通昂)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绊倒)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