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赵氏一块肉

赵氏一块肉

指嫡亲骨肉。德祐元年(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进军,次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宋恭帝赵、全太后等被俘,押至大都(今北京市)。帝被元世祖忽必烈废为瀛国公。丞相陈宜中、都统制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等于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企图兴复宋朝。元兵向福州进逼,陈宜中和张世杰等用海船载着赵昰向南撤退。几经周折,于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撤至珠江口的井澳,因途中遇飓风,年仅十岁的赵昰惊惧成疾,于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病死。张世杰与陆秀夫又拥立八岁的赵昺为帝,改元祥兴,以广东新会的厓山也叫厓门山(在广东新会南)为据点,准备长期坚持抗元斗争。元朝获悉后派兵于祥兴二年(1279年)向厓山进攻。张世杰率军迎战,坚持到二月间,防线被元军突破。陆秀夫眼看再难逃脱,先让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起九岁的赵昺一起投海身亡。许多宫人和官员也跟着投海,在海上浮出的尸休达十余万人。杨太后听说赵昺死了,抚着胸口万分悲痛地说:“我忍受着各种艰难困苦而不死,正是为赵氏存一块肉,现在没有指望了。”说罢,赴海而死。张世杰集合溃军,退至南恩州(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今海陵岛),准备入广南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后人因称仅存的子嗣为“一块肉”。

【出典】:

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附卫王赵昺本纪》945、946页:“大军(元军)至中军(宋军的核心地带),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连结船的绳索),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例句】:

元·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猜你喜欢

  • 僵尸自照

    同“燃脐”。宋陆游《董逃行》:“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

  • 唾手可得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水浒传》五八回:“只除非教呼延将军赚开城门,唾手可得。”《三国演义》七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官场现形记》三六回:“自此唐二乱

  • 卖饼家

    《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注引《魏略》:“(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屈己下人,降低身份的意思)学问,特善春秋公羊。司隶钟繇(音yoú,同由)不好公羊而好左氏(即左传),谓左氏为太官(掌管帝王膳

  • 雄狐

    《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注:高大的样子),雄狐绥绥(注:雌雄并行的样子),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日归止,曷又怀止?”毛亨传:“《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求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

  • 逍遥公

    《周书.韦夐传》:“韦夐字敬远。志尚夷简,淡于荣利。……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明帝即位,礼敬逾厚。乃为诗以贻之。……夐答帝诗,愿时朝谒。帝大悦。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号之曰逍遥公。”北周时,隐

  • 爱人如伤

    42` 《左传.哀公元年》:“(逢滑对陈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晋.杜预注:“如伤,恐惊动。”《孟子.离娄下》:“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对于希冀和已求得的圣道,永不满足,好像

  • 歌鱼

    《战国策.齐四》:“战国齐孟尝君(姓田名文)食客冯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分上中下三等待遇。冯谖初以下士为食客,但他不甘下士待遇,三次弹铗作歌,其中一

  • 千钟季孙粟

    《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钟,古代量器,可容粮六斛四斗。季孙,春秋时鲁大夫季孙斯,又称季桓子。他曾赐给孔丘千钟粟。后用为咏赏赐丰厚之典。唐.徐夤《温陵即事》:“争

  • 荐子虚

    同“荐相如”。子虚,指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明文徵明《寄黄泰泉学士》诗:“残编空腹淹司马,当路何人荐《子虚》。”【词语荐子虚】   汉语大词典:荐子虚

  •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指缓)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