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
源见“老莱娱亲”。指老莱子着的小儿五彩衣。泛指小儿穿的衣服。着此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唐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词语莱子衣】 汉语大词典:莱子衣
古代以干支纪日,天干中奇数为“刚日”,偶数为“柔日”。《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唐代孔颖达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也,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外事指
指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急救赵国,带领门客要与秦军拚死一战,他辞别素来敬重的隐士侯嬴时,侯嬴见人多,竟没有一言半语有用的话。后以此典比喻一句或半句有用的言辞。信陵君(?——前243年),即魏无忌。魏安厘王的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羹(音gēng):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汁,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闭门羹”,谓做羹待客而闭门不见。此典比喻冷遇漠视,
各种物品的品种质量不一致,这是自然的。 表示世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差异。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二》:“物之不齐,物之
源见“鸡鸣狗盗”。借指用智潜逃。明张凤翼《红拂记.侠女私奔》:“讨的个鸡鸣潜度,听更筹戍楼中漏下玉壶。”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之。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源见“清明火”。指古代随季节变化,用以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隋书.王劭传》:“〔王劭〕曰:‘臣谨按《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
同“击壤歌”。清赵翼《刊刻汪文端师集既就书以志愧》诗之三:“敢追汉殿凌云赋,聊付康衢击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