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诛
《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金木”指古代用金属或木头所做的刑具,用于体外刑罚。后以“金木诛”喻指遭受严刑。
唐.韩愈《泷吏》:“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内外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金木”指古代用金属或木头所做的刑具,用于体外刑罚。后以“金木诛”喻指遭受严刑。
唐.韩愈《泷吏》:“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同“西河之痛”。清赵翼《钱竹初挽诗》:“西河哭子甫经年,岂意衰翁又逝川!”
唐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后人常用此语喻酣饮醉态。元代张可久〔中吕.满庭芳〕《山居》:“藤阴下,村醪旋打,醉插满头花。”
见“皇恐滩”条。【词语惶恐滩】 汉语大词典:惶恐滩
源见“玉堂金马”。指京试及第。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诒之作》诗:“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
源见“同声相应”。谓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主谓 原为同类事物相互感应
源见“白虹贯日”。谓人间有非常之事发生。或指灾祸。唐李白《恨赋》:“长虹贯日,寒风飒起。”王琦注引如淳曰:“《列士传》曰:荆轲发后,太子自相气,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轲死,事不立,曰:
同“卧病清漳”。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诗:“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
源见“死灰复燃”。喻重新得势。然,“燃”的古字。《梁书.何敬容传》:“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词语灰然】 汉语大词典:灰然
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廚,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仙
同“兰亭会”。唐独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诗:“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