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铜臭

铜臭

后汉书.崔寔传》:“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后因以“铜臭”讥讽用钱买官或唯利是图的人。唐李商隐《为桂州卢副使戡谢聘钱启》:“丙科擢第,未全染于桂香;盛府崇知,却自惊于铜臭。”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诗癖》:“试看一生铜臭者,羡他登第亦何频。”


人们常用 “铜臭”来讥讽那些品德不好的有钱人,自古而然。如唐·皮日休 《吴中苦雨寄鲁望》: “吴中铜臭户,七万沸如臛( huò) 。”臛,肉汤。

钱为什么是 “铜”,又为什么臭? 读了 《后汉书·崔寔传》就恍然大悟了。东汉崔烈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的官职,一时名重于世。他在得意之余,问他的儿子道: “我现在位居三公,人们有没有什么议论啊?”其子崔钧回答说: “是听到有些议论啊! 别人说官位是高了,不过嫌它有铜臭味!”当时的钱是铜铸造的,意思是用钱买来的官有什么光彩呢? 谁又看得起呢? 后世遂以 “铜臭”讥讽品德不佳的有钱人。今人说 “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其义亦是如此。


【词语铜臭】   汉语词典:铜臭

猜你喜欢

  • 贯日白虹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柳亚子《哭熊味根烈士》诗:“贯日白虹天黯淡,授书黄石事荒唐。”

  • 观火

    比喻见事明白透彻。《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孔安国传:“我视汝情,如观火。”【词语观火】   汉语大词典:观火

  • 西缶雪耻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秦昭王倚仗强大的国势,向赵强索传国之宝“和氏璧”。赵臣蔺相如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得以完璧归赵。公元前二七九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

  • 恒河沙

    同“恒河沙数”。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词语恒河沙】   汉语大词典:恒河沙

  • 汗马之功

    同“汗马之劳”。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见“汗马之劳②”。《元史·陈颢传》:“臣无~,又乏经济之略,一旦置之政涂,徒速臣咎。”【词语汗马之功】  

  • 融汇贯通

    同“融会贯通①”。秦牧《艺海拾贝.独创一格》:“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发扬创造性。”见“融会贯通①”。秦牧《艺海拾贝·独创一格》:“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都在继承优秀传统

  • 乞墦祭

    同“乞墦”。宋陆游《新秋感事》诗:“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 半部致太平

    同“半部匡君”。清蒲松龄《拟上命刊四书注疏群臣进表》:“开卷有益神智,矧兹诠注之详;半部可致太平,务究经术之用。”

  • 披裘公

    参见:披裘负薪

  •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表示不随流俗,敢于对处于逆境中的才士表示怜惜。语出唐.杜甫《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汪曾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光明日报》1993年6月26日):“而且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