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阪上走丸

阪上走丸

阪,山坡,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弹丸顺势滚下,比喻迅疾快捷。蒯通,即蒯彻,西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为人多智,有辩才。汉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81篇。在秦末楚汉起事初期,陈胜的部将武臣平定了赵地,号武信君,准备攻打范阳。蒯通对范阳令徐公说:“赵武信君(武臣)要接见我,我将对他说:‘徐公准备开城投降,如果您不优待他,其他城郡长官会说:范阳令率先投降却被杀死,他们必将死守其城。如果您用华贵的帝王所乘的车辇去迎接并礼遇徐公,让他乘车在燕赵一带驰骋;那么其他城郡长官会说:范阳令首先归顺而享富贵,他们必定会相率投降,就像在斜坡上滚下弹丸一样迅速。’”徐公听后再三道谢,派车马送蒯通见武信君。武信君听了蒯通的分析后,果然优待徐公。燕赵各郡听说后,三十多座城郡纷纷投降。后以此典谓事态发展迅速,亦以形容人的口才伶俐善辩,说话流利无碍。

【出典】:

汉书》卷45《蒯通传》2159、2160页:“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蒯)通说范阳令徐公曰:‘……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曰:……(范阳令)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城固守。……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例句】:

南朝宋·鲍照《观漏赋》:“时不留乎激矢,生乃急于走丸。”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之丸也。”


【词语阪上走丸】  成语:阪上走丸汉语词典:阪上走丸

猜你喜欢

  • 叔度汪洋

    同“叔度陂湖”。金燕《赠心侠》诗:“饶君一种萧闲态,叔度汪洋万顷深。”

  • 野鹜

    源见“家鸡野雉”。喻指外姓人家的书法技艺。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异时常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词语野鹜】   汉语大词典:野鹜

  • 功成自退

    见“功遂身退”。

  • 水淹蓝桥

    见“水渰蓝桥”。《金瓶梅词话》38回:“常记的当初相聚,痴心儿望到老。被云遮楚岫,~,打拆开鸾凤交。”

  • 玄霜捣成

    源见“蓝桥”。谓已结成夫妻。《玉支机》十七回:“等成亲之后,再细细说明,那时银河已渡,玄霜捣成,再愁他做甚!”

  • 步光之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鈌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越王抚步光之剑,杖屈庐之弓,瞋目谓范蠡曰:‘子何不早图之乎!’”“

  • 系铃解铃

    同“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倘执事以系铃者解铃,则日月之更,民皆仰之矣。”《黄绣球》五回:“如果事由他起,则系铃解铃,原须一人。”见“解铃还是系铃人”。《黄绣球》5回:“我不

  • 裹尸

    同“裹尸马革”。南朝 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明袁宏道《伏波将军避暑石室》诗:“行尽跕鸢水上头,裹尸方始得心休。”【词语裹尸】   汉语大词典:裹尸

  • 一麾出守

    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唐柳宗元《为刘同州

  • 衣不兼彩

    见“衣不重采”。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铭》:“素无铅华甘脆之好,~,食不重味。”【词语衣不兼彩】  成语:衣不兼彩汉语大词典:衣不兼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