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阿政听章奏

阿政听章奏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景公许。於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属话行,货赂至,并重赋敛,……君乃反迎而贺,……’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晏子治东阿三年,行政清廉,秉公无私。齐景公却认为政绩欠佳。晏子请求再留任,一年后,景公夸誉为政优嘉。晏子说:“前治东阿,尽力而为,按律办理,君尚罪臣。后治东阿,敷衍塞责,关节讬情,收受贿赂,横敛重税,反得君主褒奖。”景公悟而谢之。后因以喻章奏非实之典。

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胡广传》:“六奇之策,不出经学;郑.阿之政,非必章奏。”


猜你喜欢

  • 嘲昼眠

    源见“孝先便腹”。谓白昼小寐而被人嘲笑,喻指受到规范的约束。宋陆游《家居》诗之三:“有客问奇字,无人嘲昼眠。”

  • 麈论

    源见“麈尾清谈”。犹高论。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三:“前过常州,快聆麈论,得慰积怀。”【词语麈论】   汉语大词典:麈论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庾亮南楼

    同“庾公楼”。明 汤式《脱布衫带小梁州.四景为储公子赋.秋》曲:“亭台净扫无纤垢,胜当年庾亮南楼。”

  • 栎釜

    用勺铲刮锅边,使其发声表示锅内食尽,是赶走客人的不敬的举动。《史记.楚元王世家》:“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

  • 楚白珩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飧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珩,珮上之横者。”春秋时,楚国所产之白玉,

  • 谈鸡

    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晋 兖州刺史沛国 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指可以与之交谈的鸡。后因以借指宠物。唐钱起《

  • 知子虚

    源见“子虚乌有”。借指重视文才。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诗:“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 一成不变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就不可改变。后则用以指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古代制订刑罚制度的原则,凡是涉及犯法之事,即使罪行很轻,也不要赦免。因为刑法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而这种规范是定型的东西,一旦制定就不能改变

  • 青眼郎

    源见“青白眼”。指善恶分明的性情中人。唐朱昼《赋得花藤药合寄颍阴故人》诗:“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