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鸣琴化治”。称美县令善理政事,从容而治。清方文《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余杭赋此赠之》之三:“鸣琴讼阁水潺潺,便摄邻封亦自闲。”
比喻祸生于微,不防微杜渐,则后有大患。《战国策.魏策》:“愿大王熟察之也。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缦:《史记.苏秦列传》作“蔓”,两字通借。
同“秦封大夫”。明高启《病柏联句》:“敢要秦树封,孰效禹梅锁?”
源见“管鲍交”。比喻深切了解自己的友人。唐李嘉祐《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友字他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俭……始仕荆州,后在温府。以家穷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
同“鲁连辞赏”。唐许浑《题卫将军庙》诗:“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晋书.天文志上》:“贯索九星在其(七星)前,贱人之牢也……牢口一星为门,欲其开也。九星皆开,天下狱烦;七星见,小赦;六星、五星见,大赦。”后以“贯索”代指牢狱。明赵南星《明山西右布政使王君墓志铭》:
源见“三宿恋”。留宿三夜。谓久而生恋心。宋辛弃疾《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词:“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西风犹未来。”【词语三宿】 汉语大词典:三宿
澄: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 澄滤它,水也不变清;搅动它,水也不变浊。 比喻人的器量宽宏,有如江海。语出《后汉书.郭太传》:“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挠之不浊,不可量也。’”南朝.齐.王俭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勇猛善射。清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其他 形容勇猛善射。清·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李将军。”△褒义。多用于描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