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丰城剑气”。清蒲松龄《又与邹平张启》:“风流蕴藉,想汉殿之垂杨;博物洽闻,识丰城之紫气。”
源见“秦嘉书”。表现思夫之情和盼归之意。南朝 陈 卢询《中妇织流黄》诗:“燃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野叟曝言》一一八回:“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张天翼《新
同“梅花点额”。宋朱敦儒《水龙吟》词:“任霓裳学舞,梅妆作面,终不似、天裁剪。”
源见“破镜重圆”。喻指分离的丈夫。宋 徐君宝妻《满庭芳》词:“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同“牵丝”。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温郎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词语牵红】 汉语大词典:牵红
同“生花笔”。不律,“笔”的谐音。清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复来。”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者,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功臣,萧何位最高。群臣以萧何无战功,不服。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李安义者谒富人郑生,辞以出,安义于门上大书午字而去。或问其故,答曰:‘牛不出头耳。’此亦昔人题凤之意。”(引自《历代笑话集》)午字字形为牛字不出头,李安义题午于门,是讥骂郑生
同“且食蛤蜊”。鲁迅《送灶日漫笔》:“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饭局那么多,莫非都在食蛤蜊,谈风月。”【词语食蛤蜊】 汉语大词典: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