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文翁化俗”。借以称美重视文教的地方长官。宋范仲淹《和并州郑宣徽见寄》:“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宋胡铨《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词:“多情太守,三千珠履,二肆歌钟。日下即归黄霸,
源见“撤我虎皮”。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皋比,虎皮。清王士禛《题施愚山〈卖船诗〉后》诗:“公独奋百世,皋比陈唐尧。”亦引申指传诵、讲习。姚华《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录于缥缃;瞎话盲词,亦
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南朝 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安用谈天辩,徒荣梦赐笔。”唐岑参《省中即事》诗:“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
同“壶公术”。唐吴融《湖州晚望》诗:“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源见“刘伶好酒”。形容纵酒放达。唐白居易《哭崔二十四常侍》诗:“伯伦每置随身锸,元亮先为自祭文。”
给人民以恩惠务求其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孔安国传:“立德务滋长,去恶务除本,言纣为天下恶本。”述补 树立德政,授民恩惠,务必使其不断增长。语出《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
源见“灌夫骂坐”。谓毫无价值。明沈德符《野获编.御史大夫被论》:“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垢,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见“一钱不值”。明·沈德符《野获编·台省·御史大夫被论》:“此两公俱以
《史记.楚世家》:“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小矢之发,何足为大王道也。且称楚之大,因大王之贤,所弋非直此也。’……见鸟六双,以王何取?王何不以圣人为弓,
同“白足”。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之三:“彼则传之于赤髭疏主,示之于白足禅师。”【词语白足禅师】 成语:白足禅师汉语大词典:白足禅师
《三国志.梁习传》“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魏略.苛吏传》:“思(王思)又性急,尝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如是再三。思恚怒,自起逐蝇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踏坏之。”后以“笔上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