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鹄之志

鸿鹄之志

鸿:大雁。 鹄(hú胡):天鹅。 鸿鹄:泛指大鸟。此典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早在年轻时就有要像大鸟鹏程万里飞行之远大志向。后以此典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必将有所作为。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 陈胜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休息在田埂上,他叹恨不平地抱怨很久,便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了谁。”受雇的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那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说:“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哪里能知道大雁、天鹅之志向啊?”此典又作“鸿鹄志”、“忘鸿鹄”、“陇上嗟”、“无忘耕垄时”、“燕雀”、“富贵不相忘”。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49页:“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绰,停止)耕之垄(田埂)上,怅(chàng唱,不称心)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长叹)曰:‘嗟(jiē喈,叹息)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弹元出兜鍪。”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休教他……藕丝儿缚定鹍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1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偏正 比喻高远的理想。《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元·郑光祖《王粲登楼》1折:“大丈夫仗~,据英杰之才。”△褒义。多用于志向方面。→志在四方 壮志凌云 ↔自甘堕落


【典源】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今译】 秦末陈胜,字涉,年轻时家中贫穷,给人当佣工,在田头休息时,自己感慨了半天,对别人说:“如果今后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一同当佣工的人都笑话他:“你是个给人干活的穷汉,会有什么富贵?”陈胜叹息说:“唉,燕雀哪里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志向远大;或以“燕雀”指安于现状,庸碌无为的人。

【典形】 富贵不相忘、鸿鹄志、陇上嗟、忘鸿鹄、无忘耕垄时、燕雀、苟富贵无相忘、垄上兴大楚、鸿鹄同燕雀。

【示例】

〔富贵不相忘〕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鸿鹄志〕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

〔陇上嗟〕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忘鸿鹄〕 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无忘耕垄时〕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燕雀〕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词语鸿鹄之志】  成语:鸿鹄之志汉语词典:鸿鹄之志

猜你喜欢

  • 附蝉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郎中侍从者著貂羽,黄金附蝉,皆号侍中。”颜师古注:“附蝉,为金蝉以附冠前也……而貂羽附蝉,又天子侍中之饰。”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因借指尊官。唐羊士谔《都成从事萧员

  • 衔胆

    同“卧薪尝胆”。《晋书.姚兴载记上》:“衔胆栖冰,孤城独守。”《北史.宋繇传》:“不衔胆自厉,何以继承先业?”【词语衔胆】   汉语大词典:衔胆

  • 庄姜恨

    《诗经.邶风.燕燕.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东汉.郑玄笺:“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诗云:“燕燕于飞

  • 垂棘

    春秋晋国地名,以产美玉闻名。《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代虢。”屈产:晋国地名,产名马。乘:这里指马。虞、虢( ㄍㄨㄛˊ guó 国):春秋时二小国。在今山西省平

  • 乌喙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乌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后因以“乌喙”指代勾践。清吴伟业《谒范少伯祠》诗:“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词语乌喙】   汉语

  • 东方小儿

    源见“方朔偷桃”。对东方朔的戏称。元朱德润《赋桃实》诗:“东方小儿偷不得,暗洒齐州三士血。”此以咏桃。

  • 终军意气

    同“终军弃?”。唐黄滔《段先辈第二启》:“来则无终军意气,动则有杨朱歧路。”

  • 邢颜

    源见“尹邢避面”。指美人,喻品性美好的人。清毛奇龄《长歌送颜泰扬北征》:“卞玉谁教暗里投,邢颜却被宫中妒。”

  • 蓬岛

    同“蓬莱”。宋黄庭坚《逍遥乐》词:“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词语蓬岛】   汉语大词典:蓬岛

  • 刻木当严亲

    源见“丁兰刻木”。称誉人孝敬父母。三国 魏曹植《灵芝篇》:“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