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龙负图

黄龙负图

《瑞应图》:“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漉池而渔,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舜东巡狩,黄龙负图,置舜前。”(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八引)

神话传说,帝王有德,黄龙出现,以示天意。后遂用为称美帝王之典。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诗:“赤雀翻然至,黄龙讵假媒。”


猜你喜欢

  • 鞭墓

    源见“鞭尸”。又《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鞭墓,谓以鞭击墓。意在鞭挞死者,报仇雪恨。《后汉书.苏不韦传》:“〔伍子胥〕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清顾炎武《

  • 一身二任

    一人而能担当起两方面的任务。《汉书.王言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主谓 一人承担两种任务。语本《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

  • 睹青天

    源见“披云雾见青霄”。形容人器识不凡。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五:“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 举足轻重

    原作“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形容有实力者处于二强之间,对双方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用以表示地位重要,足以左右局势,如偏向何方,就会打破均势。窦融(公元前2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

  •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公:鲁公。于:动词词头。迈:行。 不论卑贱和尊长,都跟鲁公一起行。 后泛指宾从之盛。语出《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世说新语.言语》:“孙

  • 掌上明珠

    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因以“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宋辛弃疾《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偏正 比

  •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此:指军事或政治力量。 用这样的实力来攻城,哪个城攻克不了? 用反诘的语气,强调某方实力之强。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明.钱轵《甲申传信录》

  • 洗足失财

    参见:足垢

  • 陈红

    源见“陈陈相因”。又《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太仓粮谷。宋苏轼《再和并答杨次公》:“聊复艤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宋程

  • 镜鸾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罽宾国王买得一鸾(罽,音jì,西汉时西域有罽宾国),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响,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