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江口镇

三江口镇

①即今江西南昌县(莲塘镇)东南三江镇。清置巡司于此,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置主簿。

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三十三里三江口。《方舆纪要》卷76武昌县:三江口镇,“《志》云:镇左通团风,右通七矶,三江合流延袤广阔。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嘉靖中革。万历二年以盗贼出没,乃设三江口营哨守,为武昌、蕲、黄之保障”。


(1)古镇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西北。明初设巡检司,万历二年(1574年)设三江口营哨守于此。清废。(2)今镇名。(1)在辽宁省昌图县西北部,邻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面积247.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江口,人口8030。原三江口村位于东、西辽河和二道河之间的三角地,故名。1915年东辽河发大水,河西居民迁到今地,仍沿袭原籍名。1957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析置傅家公社,1971年改三江口公社,1985年改镇。东辽河流经。主产玉米、大豆、稻等。 有化工厂。平齐铁路、303国道经此。(2)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东南部。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江口,人口3230。以三江口海港得名。1992年置镇。产稻、甘蔗、荔枝、龙眼、枇杷、柑橘。滩涂养殖以蛏为主。有水电站。设有三江企业城。公路接324国道。(3)在湖南省汝城县南部,南邻广东省。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1.2万,其中瑶族 5300。镇人民政府驻三江口,人口 2700。因地处九龙江三条支流汇合处,故名。1949年属汝城县六区,1956年为东岭乡。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1年为东岭公社。1992年置三江口镇。主产稻,盛产松、杉、楠竹。所产白毛尖茶驰名中外。有造纸、茶叶加工、木材加工等厂和水电站、林场。为湖南省三江口经济特区所在地。106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牟海行政区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二县析置,治夏村(今山东乳山市)。1942年改置牟海县。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析牟平县南部与海阳县东部置(县级),治夏村(今山东乳山市夏村镇)。以两县首字得名

  • 黄岑山

    即骑田岭。又名上岭山、客岭山、黄箱山。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接宜章县界。《水经·耒水注》: 黄水 “出 (郴) 县西黄岑山,山则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黄岑山 “岭高千

  • 陈峒山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增城县:陈峒山“脉自庾岭而来,势如卓旗。山侧有小阜突出,增江源于此”。

  • 秃河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巴拉嘎尔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秃河“在右翼东南四十一里。蒙古名葫芦古尔。源出克什克腾东北三百十里,名阿尔达图河,西北流,入右翼境,为葫芦古尔河,又北流,入阿达可池”。

  • 六种

    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使高昌,“次历地名宝庄,又历六种,乃至高昌”。

  • 汪吉地

    又作汪吉河。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翁金河沿岸。元太宗置冬季行宫于此。《元史·宪宗纪》:宪宗三年(1253)冬十二月,“帝驻跸汪吉地”。《史集》(汉译本第2卷)载忽必烈合罕亲征阿里不哥,取哈剌和林后回师,于

  • 金山卫

    亦曰小官镇。明洪武九年 (1376) 置,治所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清雍正二年 (1724) 改置金山县。乾隆十七年 (1752) 省卫。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即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金山卫

  • 铁城千户所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河州卫。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明史·李文忠传》: 洪武十二年 (1379),明太祖命 “李文忠讨西蕃,从姚州铁城取道南出”。即此。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铁州

  • 河源郡

    隋大业五年 (609) 置,治所在赤水县(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共和、兴海、同德、贵南、玛沁等县地。隋末地入吐谷浑,废。唐贞观十年 (636) 曾封吐谷浑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隋大业

  • 净瓶山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康州: 净瓶山在 “州 (治今中东镇) 东二里。平地突起一峰,如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