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穗县

三穗县

1928年改灵山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三穗县。据1985年版《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称:灵山县改名三穗县,是因这一年“当地有‘一禾三穗’的喜庆得名”。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1040平方千米。人口20.4万。辖5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八弓镇。三穗,系1927年县境内多处地方出现一株水稻生三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名。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邛水县,隶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邛水县为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复置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分置团罗、得民、晓隘、陂带、邛水五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九年四司并设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属镇远府。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邛水县丞,属镇远县。1913年置邛水县,隶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26年易名灵山县,1931年更今名。1950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镇远县,1962年恢复三穗县建置。地处黔东南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小麦、大豆、甘薯为主。有羽绒、电力、农机、酿酒、水泥、造纸、制漆、印刷、针织、粮油、食品等工业。贵鲇、谷三、三星公路纵横县境。名胜古迹有永宁山文笔塔和武笔塔。


猜你喜欢

  • 鸭大铁路

    从今吉林通化市东鸭园至大栗子。长114公里。日伪于1938—1940年修筑。

  • 金鹅洞

    亦名换鹅洞。在今四川隆昌县西里许。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5隆昌县: 金鹅洞 “溪水东来,绕于西折里许,孤山柱立,水环其趾,下为悬岩,壁立千尺,飞流下坠,常时如匹练,如散珠,及至溪水暴涨,倒立悬

  • 南上洛郡

    南朝宋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西魏改名丰利郡。南朝宋侨置,治今陕西省白河县南。西魏改置丰利郡。

  • 四望亭

    在今湖北黄州市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上,为一郡之最。”

  • 婆悉海

    即汉代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后汉书· 窦固传》 唐李贤注:“蒲类海今名婆悉海。”见“蒲类海”。

  • 南宋甸

    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二十里曩宋。元改南甸路。

  • 脊现关

    即今安徽安庆市北集贤关。《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脊现关 “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县北连山迤逦,至此而为狭岭,置关其上,以阨舒庐之要。按,脊现关亦作集贤关”。

  • 马仁陂

    在今河南泌阳县北七十里。《水经·比水注》:马仁陂水“出��阴北山,泉流兢湊,水积成湖,盖地百顷,谓之马仁陂。陂水历其县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畴,公私引裂,水流遂断,故渎尚存”。

  • 保障关

    明置,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四十里左江北岸叫巷村。

  • 沙头角

    即今广东深圳市东沙头角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安县东有沙头角。区片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东部。原为渔村,靠近沙头角海岸有一个全港最大的渔业码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英会勘界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