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宜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
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
清置,属乾州。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王范回族镇。民国《洛宁县志》卷1:“王范镇,在城西五里。”民国时繁盛过于县城。
在今江西瑞金市城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瑞金县: 源水 “在县城东,或曰即绵江支流也。经城东南复合绵江”。
在今广西柳州市南,为西江支流。《元和志》卷37柳州: “因柳江为名。” 《寰宇记》 卷168柳州马平县: “浔江在州南三十步,亦名柳江。” 柳江上源称榕江 (又名都柳江),源于贵州独山之更顶山,东流至
唐贞观二年(628)以细封步赖部落置,为羁縻府,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附近。后地入吐蕃。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八里王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川沙县西北有“王家港”。②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北。清时有千总驻守。
即淮源庙。在今河南桐柏县城关镇东关。《元和志》 卷21桐柏县: “淮渎庙,在县西六十里桐柏山东北。”
在今浙江永嘉县西白沙村。《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白沙隘在“府西五十六里白沙山旁。宋置白沙巡司,元因之,后废。道出青田县,此为要隘”。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茂州“长宁堡”条内:“《边略》:嘉靖十四年,抚臣宋沧克平茂州鸡公寨。十五年长宁等处深浅诸蛮声言复仇,备兵使者朱统督官兵剿平之。”即此。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明嘉靖十四
①即壶关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唐杜佑《通典》 卷179潞州: 壶关县 “有壶山”。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灵门: “壶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淮。” 《方舆纪要》卷35莒州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