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关镇

东关镇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四十五里。《清一统志·建宁府》:东关镇,“元皇庆中置东关寨,在瑞应场。明洪武二年改置巡司,在县东关里仰屯。永乐中迁于马鞍岭,嘉靖八年迁于铁岭,万历中又迁于峡桥,即今治也”。


(1)在山西省保德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4.7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2.1 万。又名东沟,因位于旧城东的梅花口沟口,故名,后因扩至城东门脚下得名东关。自金代起为保德县治。1949年属保德县一区。1954年设东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黄河东南岸。产玉米、小麦、谷子、黍子、马铃薯及蔬菜,并产红枣、苹果、梨。有地毯、农机修理、采煤、炼焦、陶瓷、运输等企业。公路通河曲、五寨、忻州等地,水路通陕西佳县。古迹有保德古城、二郎庙。(2)在浙江省上虞市西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5000。宋置驿站,处绍兴城东,名东城驿,明改东关驿。民国初置镇。1954年归属上虞县,1958年属东关公社,1959年为东关镇,1992年长塘、长山乡并入。产稻、竹笋、茶叶、淡水鱼等。工业有机械、纺织、服装、化工、建材、仪器等。多河港、桥梁,具水乡城镇特色。商贸兴旺。萧甬铁路、杭温公路、上虞至三门汽车专用道经此。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杜亚泉、马一浮故乡,辟有竺可桢科技园。(3)在安徽省含山县南部。面积21.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1.3万。三国时吴据裕溪河东岸筑城称东关,以此为名。1949年置东关镇,1958年与铜闸合并为卫星公社。1971年改东关公社,1984年复置镇。裕溪河重要港口之一。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水泥、陶瓷业。淮南铁路合芜公路经此。古东关镇在镇西北裕溪河北岸。名胜有白石洞。(4)在福建省永春县东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1210。有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的长廊屋盖梁式桥东关桥,故名。1954年创办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场。1960年扩大并改名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1998年改置东关镇。产粮食、茶叶、水果。县自来水厂设此。为县东南部商品集散地。有公路接三郊公路。


猜你喜欢

  • 三井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新会州

    金大定二十三年 (1183) 改会州置,治所在保川县 (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百里)。辖境相当今甘肃祖厉河流域。元初又改为会州。见“会州(1)”。

  • 子牙河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南部。北源滹沱河出山西省五台山,南源滏阳河出太行山东侧,在河北献县汇合为子牙河,东北流至天津市汇大清河入海河。《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子牙河“在大城县东,即滹沱河及滏阳诸

  • 临烝县

    一作临蒸县。三国吴置,属衡阳郡。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东晋为湘东郡治。隋改为衡阳县。古县名。又作临承县或临蒸县。东汉建安中分酃、烝阳两县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市。属衡阳郡。以临烝水得名。隋开皇九年(589年

  • 克勒底雅河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清一统志·和阗》:克勒底雅河“在和阗东。源出克勒底雅城东北山中,南流经城东行二百余里,通叶什勒池”。

  • 白虾浦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南唐兵围福州,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至白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既登岸,大破南唐兵”即此。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

  • 箐口哨

    明置,属清平卫。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箐口。

  • 官埠桥

    ①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二十里官桥乡。旧属桐城县。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1 《集场》 有官埠桥。②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北官埠镇。清光绪 《咸宁县志》 卷1 《镇市》: 官埠桥 “东去县十里”。集镇名。在安

  • 北流郡

    南齐永明六年(488)置,属越州。治所即今广西北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地。梁改为北流县。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容县等市县。南朝梁、陈间降为

  • 唐家湖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唐家湖在 “县南三十四里。西连盛墩湖及夹马路,为太湖委流,东注于运河。嘉靖三十四年,倭贼从嘉兴转寇县境,至唐家湖,时官兵断塘路,截运河而坝之,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