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莞县

东莞县

①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元朔二年(前127)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即此。东汉建安初为东莞郡治。西晋属东莞郡。东晋移治东莞郡故城(今沂水县东北城子)。南朝宋移今莒县。隋开皇初改为东安县。

②东晋侨置,属南东莞侨郡。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境。南齐后废。

③唐至德二年(757)改宝安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即今广东东莞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莞音完,又音官。盖其为用最古。东莞人多以作莞席为业,县因为名。县在广州之东,亦曰东官。”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增城县。次年复置,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属广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5年改设东莞市。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沂水县。属琅邪郡。《汉书·王子侯表》:元朔二年(前127年)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即此。东晋移治东莞郡故城(今沂水县东北)。北齐为东安郡治。隋初改为东安县,治今沂水县。(2)古旧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宝安县置,治今广东省深圳市西南头镇。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翌年复,移治今东莞市,仍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1985年撤销,改设东莞市。


猜你喜欢

  • 邻水

    即今四川邻水县东御临河。《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邻水,“《元和郡县志》:在邻水县。其源出县东邻山县二十六里,中有大碛,悬流十丈,奔急若惊湍电泻”。《方舆纪要》卷68邻水县:邻水“在县治东。自大竹县境

  • 宁城县

    1932年改宁城设治局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40年伪满裁撤,并入喀喇沁中旗和喀喇沁右旗。1946年复置,1948年与喀喇沁中旗合并,设立喀喇沁中旗宁城县联合政府。1949

  • 不鲁思河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 ①古都邑名。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二里。《竹书纪年》: 商王 “南庚自庇迁于奄”。即此。②一作䣍、 盖。 商的盟国。 嬴姓。 在今山东曲阜城东二里。《书序》: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 因

  • 武功水

    即斜水。在今陕西眉县西。发源于衙岭山北麓,流出斜谷,北经五丈原,注入渭水。《水经·渭水注》: “斜水出 (武功) 县西南衙岭山,北历斜谷,径五丈原东。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

  • 弄溪镇

    北宋置,属益阳县。即今湖南桃江县治。清同治《益阳县志》卷2:“两岸市廛夹峙如巷,故曰弄溪。”镇因溪为名。后又名桃江镇。

  • 雩都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

  • 八里水铺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北八里水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八里水在“城南三十里”。

  • 仰忠亭

    在今广东新兴县城南。《清一统志·肇庆府》:仰忠亭“在新兴县南百步。宋绍兴中,胡铨谪官新州,寓居于此。淳熙中,州守王揆即其旧址作亭, 名曰仰忠”。

  • 冠市街

    又作冠子街。即罐子街。今湖南衡南县(驻衡阳市) 东南七十二里冠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