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岩

中岩

①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北马脑山。《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中岩“在监之西北。唐咸通中,依岩镌大悲佛像。国初,僧自悟架屋三百楹,天圣丁丑赐名普觉院。藏两朝宸翰。康定二年,翰林李淑为之记”。《方舆纪要》卷70富顺县“凌云山”条:马脑山“有二岩:曰中岩、北岩, 皆奇胜”。

②青神县三岩之一。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十五里岷江东岸。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中岩号西川林泉最佳处。相传为第五罗汉诺矩那道场。”《方舆胜览》卷53眉州:中岩“在青神县。诺矩罗尊者道场。游者渡江入岩口,有唤鱼潭,循山三里许始至,寺中有罗汉洞,即牛头以木钥扣石笋处”。唐建中岩寺,又称景德院、灵岩寺,今称中岩寺。为县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区。


猜你喜欢

  • 古鉧泉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源出八面山李家洞,为资兴水之源。《舆地纪胜》卷57郴州:古鉧泉“山下有一泉,方圆十余里。泉旁石壁峭立,其泉深邃清澄莫测”。

  • 凉水井铺

    在今贵州安龙县西。《清一统志·兴义府》 “在城铺” 条下: 又有 “凉水井铺” 等,皆戍守处。

  • 菁口驿

    ①唐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俄准添馆 “又经菁口、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②在今四川越西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达仕城 “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唐樊绰《云南志》 卷

  • 白虾浦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南唐兵围福州,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至白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既登岸,大破南唐兵”即此。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

  • 苦汗城

    唐西域尸弃尼国 (识匿国) 都城。在帕米尔西部喷赤河东岸舒格南 (今属塔吉克斯坦)。《新唐书·西域传》: 识匿 “初治苦汗城,后散居山谷。有大谷五,酋长自为治,谓之五识匿”。

  • 归乐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北宋属邕州。元废。唐置,属邕州所领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北皈乐。辖境相当今百色市北部一带。宋属邕州右江道。元废。

  • 龙巢县

    南朝梁置,为土州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北周改置左阳县。

  • 静塞关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八十五里白水关堡 (俗名卡房)。

  • 望诸

    泽薮名,即孟诸。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虞城县西北。春秋属宋。战国属齐。《史记· 乐毅列传》: “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索隐》:“望诸,泽名,在齐。盖赵有之,故号焉。” 唐时泽面周五十里。金、

  • 建东县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黎川、南城、资溪三县交界地析置,驻王坪村 (今江西南城县东南)。1935年初废。旧县名。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黎川、南城两县(今属江西省)析置。1934年10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