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州

中州

①地区名。犹言中原。对异域而言指中国,在中国范围内或泛指黄河流域,或专指居《禹贡》九州中间之豫州之域。明、清以来专指河南一省。

②北周明帝初置,治所在新安郡(今河南渑池县东二十五里)。保定五年(565)移治通洛防(今河南新安县)。《隋书·梁睿传》:“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以备齐。”建德六年(577)废。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大宁县(今山西大宁县)。贞观元年(627)废。

④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后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辖地相当今四川雷波、金阳、昭觉三县相连地区。二十二年(1285)降为中县。

⑤约在宋代,乌蛮置,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降为县。


(1)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晋桓温《平洛表》:“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或指全中国而言,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亲类河汉,垂象满中州。”参见“中原”。(2)州名。(1)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置,治中州城(今河南新安县)。建德六年(577年)废。(2)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大宁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宁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废。


猜你喜欢

  • 敏州

    五代晋天福中楚改邵州置,治所在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后汉复改邵州。五代楚天福年间改邵州置,治敏政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化县以南的资水流域(其支流夫夷水上游除外)和巫水上游。汉时复改邵

  • 湍滩

    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元史·阿术传》:至元六年 (1269),阿术率诸将围襄阳,“ (范) 文虎复率舟师来救,来兴国又以兵百艘侵百丈山,前后邀击于湍滩,俱败走之”。

  • 张皋儿

    即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南张皋镇。清属丰镇厅,乾隆四十年(1775)移高庙子村巡检驻此。

  • 金局关

    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乡 (黄陂站)。《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双山关” 条下: “金局关在县西北,亦曰黄陂站,接河南罗山县界。”

  • 豸岭冈

    在今广东四会市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四会县:豸岭冈, “嘉靖中,乡人立寨其上”。

  • 固屑场

    北宋置,属抚水羁縻州 (后改安化州)。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寰宇记》 卷168抚水州: “固屑场,出硃砂。” 后废。

  • 祁黎

    即。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厘城。《公羊传》作“祁黎”。即“郲”。

  • 拜纳木城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纳木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七十里”。又作巴浪、白浪、巴纳木。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

  • 沈壁山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沈壁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北十五里。山有九峰,迤丽相接,昔有沈氏壁于此,因名”。

  • 康家屯

    即今辽宁康平县 (康平镇)。《清史稿·地理志》 康平县: “旧名康家屯,光绪三年移八家镇经历治此。六年析科尔沁左翼中、后二旗南境,前宾图王旗东境,改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