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江郡

临江郡

①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刘备置,治所在夷道县 (今湖北宜都市)。三国吴改为宜都郡。

②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怀德县 (今江苏江浦县西)。永光元年 (465)废。

③南朝宋大明七年 (463) 置,属南豫州。治所在乌江县 (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永光元年(465) 废。南齐复置,梁改为江都郡。

④南朝梁大同六年 (540) 置,属楚州。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寰宇记》 卷149忠州临江郡: “以郡城临于江” 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地。北周属临州。隋开皇二年 (582) 废。

⑤南朝梁太清三年 (549) 置,属吴州。治所在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梁书·侯景传》: 太清三年 (549) 十一月,“宋子仙攻钱唐,戴僧易降,(侯)景以钱唐为临江郡”。寻废。

⑥唐天宝元年 (742) 置,治所在平南县 (今广西平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地。乾元元年(752) 复为龚州。


(1)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置,治今湖北省宜都市。属荆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宜都、长阳等市县。后属刘备,改名宜都郡。(2)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置,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永光初废。寻复置。齐建元初又废,后又置。梁改名江都郡。陈复改齐江郡为临江郡,治所不改。北周改为同江郡。(3)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置,治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隋开皇初废。(4)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置,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辖境大约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一带。寻废。(5)唐天宝元年(742年)以龚州改名,治平南县(今属广西)。辖境同龚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龚州。


猜你喜欢

  • 神木县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云州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1443) 迁治今神木县。清乾隆元年 (1736) 改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东

  • 广济河

    即五丈河。北宋开宝六年(973)改名。西起今河南开封市,东经今兰考县北,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 岁漕上

  • 围头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其地三面临海,一面依陆。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毗舍耶国“宋淳熙间国之酋豪带率数百辈猝至泉之水澳、围头等村,恣行凶暴,戕人无数”,即此。南宋嘉定时,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

  • 石淙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石淙水,“唐武后与群臣游宴赋诗于此。薛曜序云,‘石淙者俗谓之平乐涧。……’《旧志》:源出嵩山,南流经告成镇东五里,又南入颍”。

  • 三藏口

    在今河北承德市北高寺台附近武烈河东、北、西三源会合处。以西藏、中藏、东藏三水而名。《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藏水,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泉发(安)

  • 塘头镇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里河津渡有 “塘头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老通扬运河两岸,东邻泰州市海陵区。面积63

  • 海门寨

    北宋置,属潮阳县。即今广东潮阳市南海门镇。即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海门镇。北宋属潮阳县。

  • 羊角水隘

    即羊角营。今江西会昌县南羊角城。《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羊角水隘“在县南。《志》云,县东之水自武平来者为湘江, 自汀州来者为绵江,合流经县之东北,屈曲萦回,三面阻水,独以一面南扼闽广之冲。羊角

  • 巩哈县

    1939年析伊宁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尼勒克县。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旧县名。1939年由尼勒克设治局升县,并改名巩哈县。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驻地尼勒克镇。1953年更名倪利克县。19

  • 西鄂城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汉、晋西鄂县治此。《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东汉建安初年,太祖“以为西鄂长”。《水经·淯水注》:“淯水又东南径西鄂县故城东。”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