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涂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涂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后废。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属茂州。后废。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涂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后废。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属茂州。后废。
隋大业六年(610)置,治所在新伊吾(今新疆哈密市)。隋末废。唐天宝初改伊州为伊吾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伊州。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辖境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①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南周庄镇。清属元和县,置巡司于此。②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周庄镇。明嘉靖《江阴县志》 卷2: “东南化成乡有周庄市。” 清道光《江阴县志》 卷2: 周庄镇在 “县东三十里。……为东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巴阳溪注入长江处之巴阳村。镇以巴阳溪而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5:有巴阳公馆、巴阳水驿、巴阳河,均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县西六十里”。一说在今县东龙洞乡东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湖州路置,直隶京师。治所在乌程、归安二县 (今浙江湖州市城区)。辖境相当今浙江湖州市及德清、安吉、长兴三县地。洪武十四年 (1381),改隶浙江布政使司。清属浙江
亦作杨花场。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北保和镇。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保和场“原名阳化场,距城四十里。创建场临杨花溪上,可通舟楫,至大两河口。民国十六年邑绅呈准立案改今名”。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全茗州,端坐山 “在州 (治今全茗镇) 治南。以形似名”。
秦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 (一说在今陕西安塞县旧城北八十五里)。《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 “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即此。俗语讹为高楼城。东汉末废。古县名。秦置,治今陕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毛堌堆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村镇》:“毛堌堆集,州西南三十里。”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851年1月13日),洪秀全等由金田率兵至大湟江口。咸丰元年正月十八日(1851年2月18日),太平军预设伏兵,埋地雷于大湟江口,清将向荣率兵三路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