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斡儿寒河。即今蒙古国之鄂尔浑河。《明史·李文忠传》:洪武五年(1372),率军由东道北征,经胪朐河,“疾驰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文忠引军薄之,敌稍却。至阿鲁浑河,敌来益众。…
又名白茅浦、白茆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宋史·河渠志七》:“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两浙漕臣陈弥作言:‘疏浚昆山、常熟界白茆等十浦,约用三百万余工。其所开港浦,并通彻大海。’”元、明时屡经浚治,清康熙二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西南。《宋史·河渠志五》:咸平五年(1002),修塘堤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军、威鲁军,诏莫州部署石普并护其役,“引军壁马村以西,开凿深广,是以张大军势”。《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马村河“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8普安州:广午山“林木郁茂,下有小溪流入山穴”。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高天砦 “在县东。自砦而东百二十里至平乐府修仁县。旧为盗贼出没处”。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清一统志·济宁州》:问津亭“今名桀溺里,即子路问津处”。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左传》:定公六年 (前504),郑伐 “狐人”。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颍川郡颍阴县: “有狐宗乡,或曰古狐人亭。”即“狐壤”。
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 “溜云山在西城西南三十五里,高出云表。” 《清一统志·宣化府二》: 溜云山 “山势嵯峨,高出云表。下有秋林亭。辽建。盛暑时,山石滴水成冰,可消烦渴”。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阴石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容县。十九年 (599) 改为普宁县。②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析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名胜志》: 奉化县 “以其民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临江军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明初改为临江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临江军为路,属江西行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