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玛卿山。《史记·夏本纪》 《正义》:“(黄河)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 至小积石山。”《元和志》卷39河州枹罕县:积石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杜注:“阴饴甥即吕甥也,食采于阴,故曰阴饴甥。”②即“平阴”。春秋周地。在今河南孟津县北。《左传》:昭公
在今河南开封市。《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汴故宫”条载:“龙德宫在城内西北隅。宋徽宗潜邸也。即位后广之,易今名。”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惠州府》: “其地为龙川往来孔道,古为石砦,临河险峻。”在广东省东源县东部。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蓝口圩,人口5340。因濒临蓝
北周置,属武阳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北十里。隋大业初省入莘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五年 (622) 并入莘县。
一作丞化寺。即今新疆阿勒泰市。蒙古语曰赊拉斯麦,意为黄寺。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此。民国初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治所。1921年置承化县于此。1954年改为阿勒泰县。1984年改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百二十里尧棒乡。明、清置三捧土舍。
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区革命游击区。范围包括广东北部、东部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以及赣南、湘东南地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此建立党组织。1949年1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建
亦名彭望、彭模、平模、平无、平望、彭女。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后汉书· 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 伐公孙述,至武阳县,“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
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沙湾店在“县东十里,道出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