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口
在今湖北黄陂县南。《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沙武口”条下:“县西南四十里又有五通口及小河口, 皆引流达江。”
在今湖北黄陂县南。《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沙武口”条下:“县西南四十里又有五通口及小河口, 皆引流达江。”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水经·湘水注》:汨水“径吴昌县北,与纯水合。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径其县南,又北径其县故城下,纯水又右会汨水”。
一作均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古水名。又称均水。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有刘顶煤矿。1940年建有陇海铁路通此。
即今广东花都市西白坭河。东南入流溪河。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花县图:县西有白泥水。
即今河南温县东北赵堡镇。《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赵堡镇 “在温县东北十五里”。在河南省温县东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堡,人口 6700。春秋时晋将赵洁在此筑堡镇守黄河渡口,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养贤乡 (仁村湾)。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20: 东北 “安民铺十里至养贤铺”。
春秋晋离宫。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铜鞮之宫数里。” 《元和志》 卷15铜鞮县: “晋铜鞮宫,在县东十五里。”
1941年并永从、下江二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丙妹镇(今贵州从江县)。在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游,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32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7镇、11乡。县人民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南阳郡。南朝宋废。
又作乌丸。为东胡族一支。秦汉之际,东胡遭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部分迁居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境,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名。以游牧射猎为生。《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西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