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京西南路

京西南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南部地置,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大巴山与湖北荆山以北,陕西子午河以东,河南桐柏及湖北随州、京山以西地区。南宋时有所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治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子午河以东,秦岭及河南省扶牛山以南,大巴山与湖北省荆山以北,河南省桐柏及湖北省随州、京山等市县以西地一带。南宋时辖境略有缩小。元废。


猜你喜欢

  • 苏州关

    辽置,属苏州。在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金王寂《鸭江行部志》:明昌二年(1191)二月,“丙子, 自永康次顺化营,中途望西南两山,巍然浮于海上,访诸野老,云此苏州关也。辽之苏州今改为化成县,关禁

  • 据史德城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龟兹境也,一曰郁头州。”

  • 梅岭堡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乐共城。在今四川江安县南一百二十里梅花镇。《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晏州夷酋卜漏反,陷梅岭堡,知砦高公老遁”。即此。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

  • 文殊寺

    一名文殊院。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中台灵鹫峰顶。唐释法云建。《清一统志·代州》:文殊寺“相传寺成时,文殊现金像,塑工安生肖之,名曰真容院。明易今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

  • 鹅公汛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南。《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阳春营有把总驻鹅公汛。

  • 佛日山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十里星桥镇佛日坞。宋《淳祐临安志》卷9:佛日山“在母山之东北,高六十余丈,中有古刹名佛慧,东坡、少游、杨杰、司马才仲、范石湖皆有留题”。

  • 方山埭

    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方山南秦淮河上。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三国吴赤乌八年(245),使陈勋“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曰方山埭”。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遣校尉陈勋屯田,于方山南截淮(今秦淮河)立埭,号方

  • 罗必甸

    又作罗必丹。宋大理置,属腾冲府。在今云南梁河县西南萝卜坝子。元废入平缅路。

  • 金山嘴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东。为滨海要地。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金山县: “沿海一带,浅沙至金山嘴而尽,潮退时通船亦可到岸。”

  • 武石县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环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仪凤附近。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属环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