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晋天福三年(938)改称仁和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丽景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丽景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晋天福三年(938)改称仁和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丽景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丽景门。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在今河北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4蔚州:五叉山口“在州西北三十里五叉村。路通大同府”。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
亦作阿尔古州。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四十里和平镇。宋 《嘉泰吴兴志》 卷10: 长兴县有和平镇。《方舆纪要》 卷91长兴县: 和平镇 “在县南五十里。宋置税务于此,元改巡司。明初废”。(1)在山西省汾西县东南部。面积86
又名禾山。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方舆纪要》 卷87永新县: 秋山 “一名禾山”。
①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宋、元设梅花巡司,明改为梅花守御千户所。因濒临梅花江而得名。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梅花镇。清设把总驻守。
唐武后久视元年 (700) 置,属羁縻淯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境。后废。
1924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省高雄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高雄市,为台湾省辖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是台湾第二大城市。北、东、南为高雄县境所包,西临台湾海峡南口。面积153
亦作闻家港。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文港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川县北有闻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