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通州

伊通州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吉林伊通,四平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伊通县。


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属吉林府。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州。次年降为散州,隶西南路道。1913年降为县。


猜你喜欢

  • 张北县

    1913年于兴和城置,属直隶兴和道。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北部。属张家口市。面积 4231.6 平方千米。人口37.2万。辖4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

  • 有熊

    传说为黄帝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徐广曰,“号有熊”。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水经·洧水注》 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

  • 利民场

    清天津府盐场之一。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二里毕孟乡。雍正年间废。

  • 悦水县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 敖城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敖城乡。明置巡司于此。

  • 岑冈营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上陵镇西北岑江圩。《方舆纪要》卷103和平县:岑冈营“在县东北三十里(按,据《清一统志》,当在县东北六十里),北通江西定南县下历保及安远县黄乡保诸处,旧屡为贼巢。万历十四年设岑冈营,拨

  • 齐乐县

    北周明帝时改齐乐郡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武帝时改为洪雅县。古县名。北周明帝置,治今四川省丹棱县东北。属齐通郡。武帝改为洪雅县。

  • 锦官城

    又名锦城、锦里。三国蜀汉建,为管理织锦宫署驻地。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郊南河 (锦江) 南岸。唐徐坚 《初学记》 卷27引任豫 《益州记》: “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

  • 白河街

    一名龙王庙。即今河南嵩县南一百一十二里白河乡。清乾隆《嵩县志》卷12《市镇》:白土街“为嵩境西鄙,嵩境重山渐童,惟白河白土街尚饶材木”。

  • 郑村

    即今安徽歙县西十里郑村镇。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