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福寺

兴福寺

①又名破山寺。在今江苏常熟市北,虞山东北麓破龙涧。《舆地纪胜》卷5平江府:兴福寺“在常熟之破山。齐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唐常建作《破山寺后禅院》诗,宋米芾手书,清言如泗勒石。称三绝碑。

②在唐长安城修德坊北隅,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长安志》卷10:兴福寺“本右领军大将军彭国公王君廓宅。贞观八年,太宗为太穆皇后追福,立为宏福寺。神龙中,改为兴福寺”。《类编长安志》卷5:“太宗时,广召天下名僧居之。沙门玄奘于西域回,居此寺西北禅院翻译。寺内有碑,面文贺兰敏之写《金刚经》,阴文寺僧怀仁集王羲之写太宗《圣教序》及高宗《述圣记》,为时所重。”


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创建于南齐,原称大慈寺,又称破山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称兴福寺。唐、宋时多次兴废,现寺内建筑多为明、清遗物。1980年对殿宇廊庑进行整修,并重塑佛像。寺坐北面南,寺前有香花桥,过桥有门楼,上额书“毗尼法界”四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还有救虎阁、空心亭、廉饮堂、印心石室、日照亭等。《常少府题破山寺诗碑》高1.43米,宽0.7米,传为米芾书。诗旁刻“乾隆三十七年,言如泗附识”二行。《吴越忠懿国王造全国阿育王舍利塔碑》计3块,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憨山沙门德清书,内记载万历年间顾耿光造父莹得阿育王塔事。清雍正七年(1729年)苏州太守童华草书碑,上刻“唐时旧寺今犹在,闻有高僧号破山。绿竹生孙随处是,白云出岫不知还。游冶到头眠后悔,繁华弹指失前欢。吴中弟子痴迷久,现宰官身说法难”的诗句。寺旁有四高僧祠,立僧塔五座。1982年修塔院,门前立冲天式柱两根,柱上刻清钱谦益书“异代并成罗汉果,空山时落曼陀花”的对联。为常熟市著名的佛教遗迹,亦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猜你喜欢

  • 细柳

    ①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汉书·文帝纪》: 文帝后元六年 (前158),以 “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以防匈奴。后置仓于此,亦名细柳仓。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

  • 来廷县

    唐天授三年(692)置,属洛州。治神都从善坊(今河南洛阳市)。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武周天授三年(692年)析洛阳、永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西。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年)废。

  • 烟郊店

    又作燕郊店。即今河北三河市西燕郊镇。清于此建烟郊行宫。为京东交通要道。清光绪 《通州志》 卷1: 烟郊店 “其地居民稠密,车马辐辏如城市”。

  • 鄃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亦作俞。《汉书· 沟洫志》: 武帝元光中,“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又属清河国

  • 日坛

    又名朝日坛。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日坛路东侧。明嘉靖九年(1530)建,为明、清帝王春分日祭大明神(太阳)之地。现为日坛公园。

  • 三首山

    一名手山。在今辽宁兴城市东。明《辽东志》卷1:三首山在“(宁远卫)城东五里。有泉。形如人三首,故名”。泉水四时不竭。

  • 临淇县

    ①东魏天平初置,属林虑郡。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复置,属岩州。大业初属魏郡。隋末废。②蒙古宪宗五年 (1255) 置,为淇州治。治所在鹿台乡 (即今河南淇县)。

  • 龙门山

    ①又名独固门。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东北五里。《辽史·地理志》 龙门县:“有龙门山,石壁对峙,高数百尺,望之若门。徼外诸河及沙漠潦水,皆于此趣海。雨则俄顷水逾十刃,晴则清浅可涉,实塞北控扼之冲要也。”

  • 塔院寺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今名。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和藏经阁,舍利塔居中。高大的白塔分外引人注目,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在山西省五

  • 嵩高山

    又称外方山、太室山。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古称中岳。《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及秦并天下,殽以东,名山五,首曰 “太室。太室,嵩高也”。《艺文类聚》 卷7 “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