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乡县

内乡县

隋开皇三年(583)以避讳改中乡县置,属邓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大业初属淅阳郡。唐属邓州。金移治渚阳镇(即今河南内乡县)。清属南阳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2465平方千米。人口61.7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郦县,治南阳市区西北,东汉时移治今内乡县城北。北魏改为南郦县。西魏置中乡县,治今西峡县城。因当时境内有南乡、北乡和中乡得名。北周改南郦县为郦县。隋开皇三年(583年)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因境内有菊水得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默水县,治今内乡县北;贞观八年(634年)废。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后菊潭县移治今内乡县西北。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废。金正大三年(1226年)内乡县迁治今内乡县城。明、清因之,属南阳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中山、低山和丘陵平原区,湍河、默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甘薯、棉花、烟叶、芝麻等。特产桐籽、生漆、柞蚕丝等。有中药材300多种。矿产有金、铜、铁、磷、石棉、石墨、大理石等。工业有软木、农修、地毯等厂。312国道和确内、内二等公路在县城相交。名胜古迹有内乡县衙、文庙大成殿、宋瓷“邓窑”遗址、茶庵遗址和风景秀丽的宝天墁、五龙潭、天心洞、菊潭公园、哑女泉等。县境北部有宝天墁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博勒哩屯

    又作博和里屯。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博和里屯之额尔喷……,已归额

  • 徙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徙国内属置,属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后属蜀郡。东汉延光元年 (122) 属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属汉嘉郡。西晋改为徙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

  • 斗坛口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旧唐书·地理志》 大寅县:“旧治斗子山,后移治斗坛口,今为蓬州治所。”

  • 柴窝堡

    一作柴窝铺。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柴窝堡乡。清 《林则徐日记》: 道光二十五年(1845) 正月十六日,“地名柴窝堡,设有昂吉尔图军台”。

  • 岳州府

    明初改岳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洪武九年 (1376) 降为州,十四年 (1381) 复为府。辖境相当今湖南岳阳、华容、南县、临湘、平江、澧县、安乡、临澧、石门、慈利、张家

  • 白沙戍

    ①即白沙关。在今河南新县西南。《水经·江水注》:倒水“出黄武山,南流径白沙戍”。②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白沙戍西。”《梁书·杨公则传》:南齐永元二年(500),从南康王宝融率

  • 天台山

    ①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5肥乡县“浮丘山”条载:“县西南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无石,其顶平衍。”②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三十里。《名胜志》:“以其高耸而上平也。”③即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东晋

  • 黄葛峡

    ①指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二十里之铜锣峡。《水经·江水注》: “江水径阳关……又东径黄葛峡,山高险,全无人居。”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黄葛峡,“ 《旧志》: 涂山足有古黄葛树,下有黄葛渡,即黄葛峡也”

  • 酉阳山

    ①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小酉山“在沅陵县西北二十里。一名乌速山。亦名酉阳山”。②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73酉阳宣抚司:酉阳山在“司西北百八十

  • 武王坞

    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15潞城县: “武王坞在县西北四十里,坞东有后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碑。” 《方舆纪要》 卷42: “相传武王伐纣时经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