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蓼寨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即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博洛铺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博洛堡 “在 (复) 州南九十里”。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清于此设把总,属三河营都司。(1)在北京市平谷区西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坊,人口2550。镇区辽已成村,曾为牧军马之地,故名。1946年由河北省三河
即今河北东光县西南连镇。《清一统志·河间府》:连窝镇“在吴桥县西北四十里卫河东岸。西南去景州四十里,东北去东光县十八里,为三州县接界处”。古镇名。即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连镇乡。旧设连窝水驿。
唐武德二年(628)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卷122南川县:废丹溪县“于丹溪水西置, 因以为名”。贞观十七年(643)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新场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曾徙治于此。
1913年析文山县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靖边行政区域地志资料》: “本属南接安南,边防扼要,取镇靖边疆之义,名曰靖边。” 1929年直属云南省。因与陕西靖边县重名
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郦商为曲周侯。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置县,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洺州,大业二年(605)废。唐武德四年(
清改明十三山驿置,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大凌河三十里至十三站,四十里至闾阳驿。”后金天聪二年(1628)毁十三站以东墩台,即此。在今辽宁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后金天聪二年(
①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南三十五里东陈乡。明正德《赵州志》卷3:宁晋县有东陈社。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西南有东陈村。②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四十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东陈村“在阜阳县东四十里。宋嘉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清设石坎汛,有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