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剑州

剑州

①唐永徽五年 (654) 以大首领冻就部落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后废。

②唐先天二年 (713) 改始州置,治所在普安县(今四川剑阁县)。《元和志》 卷33剑州: “取剑阁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梓潼等县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普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剑州。南宋隆兴二年 (1164) 升为普安军,绍熙元年 (1190) 又升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复为剑州,属广元路。明洪武九年 (1376) 废,十三年(1380) 复置,属保宁府。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剑阁县。

③五代南唐保大六年 (948) 升延平军置,治所在剑浦县 (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三明、顺昌、沙县、尤溪、永安、大田等市县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以利州路有剑州,改为南剑州。


(1)唐永徽五年(654年)置,治今四川省阿坝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阿坝县一带。后废。(2)唐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置,治普安县(今剑阁县)。取剑阁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梓潼等县地。宋属利州路。绍熙元年(1190年)升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为剑州。属广元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县入州。属保宁府,1913年废州改为剑阁县。(3)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年)升延平军置,治剑浦县(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南平、三明、顺昌、沙县、尤溪、永安、大田等市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利州路有剑州,改为南剑州。


猜你喜欢

  • 和蛮部

    唐代的部名。在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后属南诏通海都督。

  • 南浦桥

    在今福建浦城县南门外南浦溪上。《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浦城县: 南浦桥 “在县城南。旧名县南桥,宋隆兴初建。一名上官桥,盖是时权县事者为上官端仪也。后废置不一,洪武九年,叠石为址,架木为梁,上覆以亭

  • 通秦砦

    北宋置,属晋宁军。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五十里通镇。《宋史·地理志》 晋宁军: 通秦砦 “地名昇啰岭,元符二年赐今名”。金正大三年 (1226) 升为通秦县。

  • 层拔国

    故地在今非洲东部索马里以南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层拔国在胡茶辣国南海岛中。西接大山。其人民皆大食种落,遵大食教度,……每岁胡茶辣国及大食边海等处发船贩易,以白布、瓷器、赤铜,红吉贝为货。”

  • 茂隆厂

    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七十二里老厂。清乾隆间吴尚贤曾在此设厂,开采银矿。

  • 拐儿镇

    即今左权县东拐儿镇。《清一统志· 辽州》 “长城镇” 条下: 拐儿镇 “在州东北”。在山西省左权县东北部。面积231.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拐儿,人口940。因其位于三条沟谷交叉的拐弯

  • 宁年站

    又作宁尼颜。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清一统志·黑龙江》“布克依站”条下:“齐齐哈尔东北至墨尔根、黑龙江站道:六十里至塔拉尔站,又东北七十五里至宁年站。”1947年富裕县迁治

  • 尚书台 (臺)

    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许州临颍县: 尚书台,“马融讲书之地”。因名。唐显庆初改名讲武台。

  • 义阳三关

    即“三关”。南北朝时义阳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南黄岘、武阳、平靖三关的总称。南北朝时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市)南平靖、黄岘(宋以后称九里)、武阳(一作武胜)三关之总称。在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两省交界

  • 故城河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古名寿河,即涧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故城河 “河东入射阳湖,西南连黄浦。明宏治间尝浚之,以达盐城、高邮、宝应、兴化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