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脸
即孟琏。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明史·云南土司三》: “嘉靖中,孟琏与孟养、孟密诸部仇杀数十年,司废。至万历十三年,陇川平,复设,称猛脸云。”
即孟琏。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明史·云南土司三》: “嘉靖中,孟琏与孟养、孟密诸部仇杀数十年,司废。至万历十三年,陇川平,复设,称猛脸云。”
在今河北邯郸市北。《清一统志·广平府一》 “渚、沁二河”条:“沁河在(邯郸)县北,其源亦有二: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二河皆出紫山,合流径县西北一里,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又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北。《方舆胜览》卷54汉州:玉妃溪“在绵竹县。《成都耆老传》载:妃与五丁同生,父母弃之溪中,后闻呱呱之声,就视乃一女、五男,女即蜀文併妃,男即五丁”。
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6罗田县: 罗田旧城,“ 《志》 云: 县西 (东之误)四十里有奉泰乡河。源出旧县朦胧山,东流为义水,梁因置义城郡,其水合兰溪入大江”。
在今安徽萧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永固山“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
在今西藏仁布县东南六十余里。自拉萨赴日喀则有二道,一由江孜,一由然巴,以然巴为近。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至挞鲁 “有歧路,一由江孜,一由然巴,然巴为春夏商贩所必经; 冬则雪凌,多阻滞”。
一名湓浦口。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古湓水 (今龙开河) 入江之口。古湓口城 (又称湓城),历来为戍守重地。
在今陕西韩城市南。《水经·河水注》:“陶水又南径高门南……又东南径华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高门华池,在兹夏阳。今高门东去华池三里。”在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史记·太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北齐改为太湖县。
①即率水。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元和志》 卷28休宁县: 渐江 “一名浙江,源出县东南横鄣山,东流经歙县,又东南入睦州界”。此以率水为浙江正源,混称此水为 《汉书·地理志》 之渐江及《山海经》 之浙江
又名神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蜈蚣坝两侧及北面的山岭。吴公、蜈蚣皆蒙古语翁衮之音转。意为 “神”。《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 翁公山“在归化城北三十五里。有元时建甸城废址。按此即阴山也。西自河套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