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径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十二径“在县西南。又西南为白石径, 皆通阳江、阳春,盗贼出没之处”。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十二径“在县西南。又西南为白石径, 皆通阳江、阳春,盗贼出没之处”。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废。
一名河沙关。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北一百六十里云甸乡北。《明史·地理志》 会川卫:“北有甸沙关,接建昌卫界。”
在今四川高县东北胜天镇。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庆符县: 祭天坝在 “县东北 一百四十里。隘口扼要,上通沙河驿,下通南邑李庄,土民祭天祷雨处”。
隋开皇中改平昌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北二十七里古县村。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中改平昌县置,治今山西省蒲县西北。属隰州。大业初省入蒲县。
南宋置,属邕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西都结乡。元升为都结州。南宋时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西都结。元时升都结州。
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三丫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三丫在“州东三十里”。
①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淮河南岸洛河镇。古为洛河入淮之口。《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 《梁书·武帝纪》: 天监四年 (505) 二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即
北宋置,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8兴州: 济众监在州东一百七十步,“景德三年置,铸铁钱”。元废。
①又名纳远川。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都思兔河。②在今河北香河县北。《方舆纪要》 卷11香河县: 骆驼港 “在县北八里。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古水名。又作纳远川。即今内蒙古自治
又名五华山、京兆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寰宇记》卷84武连县:五子山“在县北七十三里。西自龙州界,迤逦斜连马阁山顶,其山至此,特起五峰,雁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五子山”。《方舆纪要》卷68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