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丹县

南丹县

1924年改南丹土州置,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北邻贵州省。属河池市。面积 3902 平方千米。人口28.2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置南丹羁縻州,属宜州。传以盛产朱砂(丹)向朝廷进贡,而地处南方,故名。大观元年(1107年)改南丹州为观州;四年于高峰寨置观州,复为南丹州,属观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废观州,南丹州属宜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南丹州为南丹安抚司,大德元年(1297年)与庆远路合为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南丹州属之。至正末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明初复置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永乐二年(1404年)复为南丹土州,属庆远府。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归河池县承审。1924年撤南丹土州设南丹县(1917年成立),属柳江道。1926年属广西省。1950年属宜山专区,1958年属柳州专区,1965年属河池专区,1971年属河池地区,2002年属河池市。地处桂北山区属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凤凰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红水河、纳力河、打狗河等流过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稻、大豆、木薯、烟叶、辣椒为主。矿产有锡、铅、锌、锑、汞、银、水晶、砷、铜等,有著名的大厂锡矿。工业有采矿、冶炼、制造、建材、机械、化工、水电、酿酒等。黔桂铁路、210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莲花山、感安山、丹炉山、白水滩瀑布、铜江公园、恩村洞、玉龙潭、避暑山庄、大福楼温泉和六寨风景区。


猜你喜欢

  • 南隰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隰州置,治所在隰川县 (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石楼、永和、蒲县、大宁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 复改隰州。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隰州置,治隰川县(今山西

  • 淮陵郡

    西晋元康七年 (297) 分临淮郡置,属徐州。治所在淮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永嘉后废。

  • 范家屯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范家屯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伊通州: 西北 “七十五里范家屯”。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辽宁怀德县:“县属范家屯距公主岭五十八里,为南满线一驿站。”

  • 卓尼设治局

    1937年以卓尼土司辖地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卓尼县。1950年改为卓尼自治区。1953年设卓尼县。以清卓尼土司而得名。1939年由卓尼土司辖地改置,治卓尼(今甘肃卓尼县柳林镇)。1950年升卓尼

  • 金州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显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清雍正十二年(1374) 改为宁海县。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境相当今辽东

  • 官浔镇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五十四里官浔镇。清光绪 《漳浦县志》 图: 县东北有官浔。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大南溪西岸。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浔,人口 7890。昔为平和、龙海、漳浦三县水

  • 神水县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属大宁府。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金皇统三年 (1143) 废为镇,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复升为县。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属大定

  • 八尺墟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北八尺镇。清设八尺墟汛。

  • 海门

    ①指长江入海处。《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五年 (919),吴越王镠攻吴常州,徐温拒之,“陈璋以水军下海门出其后”,即此。②一作鳖子门。系春秋至明代的钱塘江入海口,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坎山镇与赭山镇之间

  • 愍忠寺

    亦作悯忠寺。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唐贞观十八年 (644) 征高丽,兵还,于蓟城东隅建寺,以悼念阵亡将士。武后万岁通天元年 (696) 建成,赐名悯忠寺。《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