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阳县
西汉改平阳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即今山东邹城市。晋属高平国。南朝宋改名平阳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邹城市。属山阳郡。南朝宋改名平阳县。
西汉改平阳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即今山东邹城市。晋属高平国。南朝宋改名平阳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邹城市。属山阳郡。南朝宋改名平阳县。
在今河南孟县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水经·济水注》:同水“出南原下,东北流径白骑坞南,坞在原上,为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白骑坞,“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约七十里。《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马堡在助马东十余里,嘉靖二十四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
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元、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扼九峰溪上游,与广东省相邻。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人口260。以境内九峰山得名。原名河头。明正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涴市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松滋县东有涴市驿。
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2嘉定府: 泥溪河在 “州东北五里。源出平羌县山谷中,每岁泛涨,水色甚浑,泥凝于岸,因曰泥溪。西南流,会于大江”。②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四十里。《资治通鉴
①明洪武六年(1373)改泸山巡司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卢山县“以境内卢山为名也。山在城东,又名卢奴山,以其周匝皆大山,此山在内独小也。字本作卢,后人加草,因山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余杭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余杭塘河“在北关门外,江涨桥投西四十五里,至余杭县,曰余杭塘河”。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塘湖镇。明弘治 《易州志》 卷5: 唐胡集 “在城南四十五里。
北宋置,属通远县。即今甘肃环县北六十里洪德乡。《宋史·真宗纪》: 咸平五年 (1002)七月,“戎人寇洪德砦,守将击走之”。六年 (1003)“四月, 李继迁寇洪德砦, 蕃官庆香、癿&
在今湖南凤凰县南三十里。峰峦环抱。清为前营生苗出麻阳要路。